![]()
青島葡萄酒廠位于青島市滄口區《現為市北區》四流南路13號。該廠占地面積為49533.5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7531.21平方米,生產性建筑15576.47平方米,是全民所有制企業,隸屬于青島市第一輕工業局。《1986年記載》
![]()
青島最早生產葡萄酒,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1914年至1918年》,因運輸困難,青島市市場“洋酒”缺貨,僑居青島市湖南路34號的一位德國人,從小販手中收購了部分鮮葡萄,利用從國內帶來的橡木貯酒桶,在家中釀制勾兌后,裝入空瓶上柜出售。因買賣較好,后又增加了幾個橡木桶釀制,最大酒桶容量不過600公升。數年后,福昌洋行老板克勞克對其投資,增添容量1000公升的酒桶10余個。除自己動手釀制外,在葡萄壓榨期間,臨時雇傭2至3名中國人,產品自產自銷。
![]()
1930年福昌洋行為了擴大經營,收集資金,遂將該葡萄酒作坊賣給德商“美最時”洋行。根據“美最時”洋行英文名稱MELCO的譯音為“美口”酒廠。并投資添置了4000公升的酒桶5只,制作了冷凍機木制籠式葡萄壓榨機等簡易設備,生產形成了一定規模,但經營甚為平淡,該廠成為青島葡萄酒廠的前身。
![]()
1941年前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外酒進口再度減少。“美口”酒廠開始擴大生產制作2000公升酒桶10余個,使木桶總數達到158只貯存總量達到10萬公升。并添置了水壓葡萄壓榨機,過濾機,風車等設備。當時酒廠只有14人在葡萄壓榨工作繁忙時,臨時雇傭男女臨時工15余人,閑時解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口酒廠作為敵產被國民政府接收。
1947年該廠由官僚資本“齊魯公司”收購,附屬于青島啤酒廠。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美口酒廠被人民政府接管,成為啤酒廠的果酒車間,產品由生產洋酒為主轉為果酒為主,產品除供應中外使館外,國內銷售十幾個省市。
![]()
1956年為了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擴大生產,國家投資108.6萬元《兩次》在青島市四流南路13號該廠現址建新廠。年設計能力為1000噸。第二年竣工后,該廠搬至新廠址,生產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
![]()
1959年被命名為青島葡萄酒廠,但與青島啤酒廠仍未脫離關系。產品在國內外受到用戶的高度好評。
![]()
1960年該廠一次向民主德國出口白葡萄酒50噸
![]()
1964年4月1日與青島啤酒廠脫鉤,成為獨立生產經營的廠家年產量達到1560噸,產值389.3萬元,利稅54萬元,職工149人,并在山東平度縣建立了山東省第一座葡萄發酵站。
![]()
從1964年至1975年,該廠一直處于穩定發展階段, 1975年建成了“蘆丁”車間。
![]()
1977年建成了“威士忌”車間
![]()
1979年建成了“俄得克”車間。
![]()
1985年又建成了包裝車間,使該廠生產得到了一個飛躍。形成了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貯存能力2萬5千噸,裝酒能力3萬噸,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釀酒企業。
![]()
香檳酒是青島葡萄酒廠50余年的傳統產品,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1985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
![]()
青島白葡萄干酒1983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
![]()
青島紅葡萄干酒1983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
![]()
青島紅葡萄酒1985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
![]()
味美思1981年被評為山東省一輕系統優良產品。
![]()
蘆丁汽酒1982年被評為山東省一輕系統優良產品。
![]()
威士忌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1985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
![]()
俄得克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
![]()
金酒1963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酒。
![]()
櫻桃白蘭地1983年被評為山東省優質產品。
![]()
佐餐白葡萄酒1984年被評為山東省一輕廳優良產品。
![]()
![]()
在六七十年代有關青島葡萄酒廠建廠時間的記錄是1916年。
![]()
在八十年代有關青島葡萄酒廠建廠時間的記錄是1914年。
![]()
![]()
約在2005年左右青島葡萄酒廠建廠時間的記錄是1912年
![]()
葵花牌商標的所有權是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后期轉給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山東省食品分公司。都是授權給青島葡萄酒廠使用。
![]()
![]()
![]()
“葵花牌”、“青島牌”葡萄酒,老青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青島葡萄酒、紅光葡萄酒、全汁葡萄酒、威士忌、櫻桃白蘭地、俄得克、大香檳......,捋一下全是回憶!
![]()
![]()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后,由于經營策略不當,青島葡萄酒廠逐漸走向衰敗,1996年12月30日,青島葡萄酒廠進入破產程序。
![]()
2005年,青島飲料集團著手振興百年老品牌青島葡萄酒。同年3月28日,青島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標志著青島葡萄酒的復興之路正式開啟。到了2006年,青島葡萄酒重返市場,以赤霞珠、莎當妮、薏絲琳等24個新品亮相,當年銷售額便突破千萬大關。近年來,青島葡萄酒持續占據大眾市場的消費前沿,不僅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其舊址還計劃打造葡萄酒文化項目,進一步推動品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隨著青島葡萄酒的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為滿足發展需求,企業決定將生產基地位遷至嶗山。隨后,青島葡萄酒廠舊址在2008年被列為“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示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如今,閑置已久的酒窖和生產車間正待整體規劃,計劃打造一個以葡萄酒文化為主題的公益項目,旨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青島葡萄酒的文化。
葡萄分為: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
本文編輯參考:青島市一輕工業(部分)志,青島新聞網。
孫青偉,1963 年出生,山東青島人。與酒結緣是在1981年就業于零售果品店之時,進入老酒收藏圈是在2008年,因對家鄉酒有一種獨特的情懷,開始收集收藏各類青島酒標。
商標連接歷史,請繼續關注孫青偉先生的《特殊印跡下的青島酒廠》系列圖文。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