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中,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詩旅游演藝《尋夢滄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青島奧帆中心海上劇場熠熠生輝。四千多年的膠州三里河遺址,兩千多年的瑯琊臺遺址、即墨古城遺址,一千多年的板橋鎮遺址……《尋夢滄海》以“航海”為紐帶串聯起一個獨特的青島視角,奏響一曲與海洋共生、向海洋逐夢的時代贊歌。11月5日,這部承載著千年航海夢想與家國情懷的佳作,迎來第1000場演出,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不僅是青島首個常態化演藝項目成功經受市場考驗的有力見證,更是青島文旅融合發展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立足城市基因,演繹航海史詩
青島,這座被譽為“帆船之都”的城市,海洋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脈與靈魂。《尋夢滄海》以青島的城市品牌為基石,以“夢想”為核心,緊扣“航海”主題,將個人逐夢之旅與家國情懷緊密交織。自2024年2月首演以來,它便如同一座時光隧道,引領觀眾穿越千年,真切感受青島“因海而生、向海圖強”的城市精神。
舞臺上,墨水河畔的少年貝懷揣勇敢之心,毅然出海探尋雪國;探險先驅徐福承載著千古一帝的期望,率領船隊開疆拓土、尋覓仙山;平凡出身的帆船賽手齊鯤鵬打破世俗偏見,一人一帆成功完成環球航行……
![]()
舞臺下,“劇中人”走進海上劇場,與觀眾們一起回望那段屬于青島人、屬于中國人的海上風云史!歷史上首位完成環球航行的獨臂船長徐京坤看完演出后特別感動,“在整個演出中我看到了很多前輩們的身影,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乏勇敢者,我們這一代人正在一起努力,讓航海精神在中國再次被點燃,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能夠更加堅強和勇敢,這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責任,所以我特別為演出團隊感到驕傲。”
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宋坤多次前來觀演并將《尋夢滄海》推薦給了身邊的朋友們,她對此感觸頗深,“讓我很意外是劇場座椅的這種起伏,讓我特別真實的感受到自己回到了船上,回到了風暴當中,我能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當風暴來臨時他們所面臨的那些艱難的挑戰,也能夠感受到他們心中那團向往大海熊熊燃燒的火焰。三刷這部劇,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們的反響都特別好,覺得青島有這樣一部高水準的音樂劇特別的興奮。我覺得這部劇非常值得帶一家人前來觀賞。”
![]()
一部緣起青島的《尋夢滄海》,一段上下五千年的航海逐夢史,深刻的詮釋著中國人探索海洋、逐夢深藍的壯闊歷程。文化與科技加持下的震撼場景,讓整個觀演過程如同穿越時空,沉浸式感受青島故事、齊魯文化、中國精神在歷史傳承中的魅力,喚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見證人類與海洋文明和諧共生。千場演出背后,是海上劇場36萬觀眾的共同見證,既有“海洋之都賦予家鄉自豪感”的本地市民反復打卡,也有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為一場演出赴一座城”,以《尋夢滄海》為青島之旅鐫刻記憶。
![]()
講述海洋文化,傳承家國情懷
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創作理念,憑借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尋夢滄海》將“航海”這一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符號呈現出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在研學領域的影響力日益顯著,深受各年齡層的學生群體喜愛,“向海圖強”主題課程贏得了來自省市內外近10萬師生的交口稱贊,與青島奧帆博物館、海洋科學館聯動構建起的海洋主題研學鏈,更是成為青島海洋文化傳播的亮麗名片。走出校園、走進劇場的孩子們,不僅能沉浸于精彩故事之中了解航海歷史、感受航海精神、體驗航海文化,還能在實地參觀中深化對海洋文化的認知,激發探索海洋的熱情。演藝創作的最大意義莫過于在人心中樹立一座精神燈塔,引導我們去領悟、去行動:只要堅守夢想、砥礪前行,終能抵達理想彼岸。
![]()
中國知名公益人、作家陳行甲在帶領著他的公益游學團觀演《尋夢滄海》后動容的表示:“劇中‘尋夢’這個主題,和我們傳薪計劃公益夏令營非常契合,愿我們的《尋夢滄海》能夠一直演下去!”。受邀而來的中國籃球評論員、《籃球先鋒報》總編輯蘇群走出海上劇場后感言:“我在全國各地都看過很多秀,青島的這部《尋夢滄海》確實非常有特色。首先是傾斜的舞臺讓人感受到非常好的立體感,還有就是通過煙霧、激光和紗幕打出了很多層次,營造了非常好的夢幻效果。希望大家都能來海上劇場體驗從上古到古代再到現代的完整穿越,感受青島的海洋文化。”
![]()
作為青島5A級景區的王牌演藝產品,《尋夢滄海》的魅力不僅征服了國內觀眾,也贏得了國際知名人士的高度評價。世界帆船聯合會副主席托馬斯·查梅拉稱贊道:“《尋夢滄海》是一個極佳的演出,無論是表演本身、整體氛圍還是數字動畫,我認為這一切都很美妙!”墨西哥帆船聯合會主席、加勒比海帆協秘書長比阿特麗斯·岡薩雷斯·露娜表示:“航海家在海上的生活以及歸來時的場景,演出非常寫實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我非常喜歡這個演出。”秘魯駐廣州總領事魯本·埃斯皮諾薩感慨:“這部劇展現了生活在海邊的人面對大海向海而生的精神,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會享受這部劇帶來的這種感受。”
![]()
尋夢支線蔓延,共赴滄海之約
今年7月,海上劇場上新盛夏巨獻,《尋夢滄海》支線作品——虛擬現實秀《徐福傳奇》正式推出。至此,“一座劇場,兩部演藝”的嶄新模式開啟序幕,成功構建起全天候文旅體驗閉環,填補了青島市在常態化旅游演藝領域的空白。讓每一位走進海上劇場的游客在欣賞精彩演出的同時,全方位、沉浸式體驗青島這座海洋名城的旅游魅力與文化底蘊。
從《尋夢滄海》的沉浸式舞臺,到《徐福傳奇》的虛擬現實體驗,海上劇場開啟了“海洋文化 + 科技演藝”雙核新生態。這一創新模式既是對青島海洋文化的進一步挖掘,更力求通過技術創新打破時空邊界,使觀眾得以深度感知海洋文明脈絡。不僅滿足了游客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也為青島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借鑒,推動了青島文旅市場向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發展。
![]()
在社會效益方面,《尋夢滄海》聲量顯著、屢獲殊榮:先后入選2024山東省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精品劇目名單、山東省“金聲玉振”中外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演出季名單兩項省級榮譽,榮獲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的“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案例,海上劇場獲評青島市2024年度新型消費應用場景……在2025年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省領導重點提及《尋夢滄海》為省“文旅+科技”新業態代表性產品之一。
從第1場到第1000場,觀眾的掌聲始終是《尋夢滄海》不斷前行的動力與支持。于千場共慶之際,青島旅游集團以感恩回饋為名,開啟“千”與“千尋”共赴滄海之約,市民和游客可通過“尋夢滄海”官方公眾號參與互動,領取限時1000個免費觀演名額,與我們一起共赴這場深藍色的夢想之約。
潮起千帆競,尋夢正當時。當《尋夢滄海》第1000場演出的帷幕緩緩拉開,這不僅是青島文旅融合發展交出的一份階段性答卷,更是一曲“向海而生、向海而行”的時代壯歌。它以藝術為筆、海洋為墨,繪就出中國人逐夢深藍的磅礴詩篇,賦予每一個聆聽者來自夢想的澎湃力量。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紅 通訊員 隋紅梅)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