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原本的局勢還算平穩,但最近被中東歐掀起的一股“冷風”打亂了節奏。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高級顧問巴拉茲在10月28日對外透露,他們正考慮和捷克、斯洛伐克組建一個實質性的“對烏懷疑派聯盟”。
這可不是隨口一說——計劃是今后每次歐盟峰會前,三國先開小會,統一立場再進場投票,讓歐盟的決策過程不再由西歐國家說了算,這是怎么回事呢?
中東歐起風
當組建“疑烏聯盟”的消息一出,歐盟和烏克蘭都立刻緊張起來,因為這場“冷風”的背后,其實是民意在推動。
![]()
斯洛伐克新總理菲佐那句“民眾可能要靠燒木頭取暖”,點出了中東歐人民的真實困境。
能源價格飛漲、通脹居高不下,老百姓生活壓力巨大,很多人開始質疑:這一切真的是因為俄烏戰爭嗎?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真正的原因在于他們盲目跟隨歐盟制裁俄羅斯,卻讓自己的經濟付出代價。
![]()
德國的情況是最鮮明的例子,能源貴得離譜,企業扛不住倒閉,制造業外遷,經濟陷入萎縮,對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普通人來說,這就是警鐘。
他們不想重蹈覆轍,不想被“支持烏克蘭”的政治綁架,于是選票開始轉向那些敢說“不”的政黨。
捷克大選中,前總理巴比什領導的不滿公民行動黨重新崛起,贏得組閣授權,這說明選民不再相信那些口頭上的“團結”,而是希望政府把本國利益放在第一位。
![]()
歐爾班看得很清楚:西歐國家一味強調“援烏共識”,卻讓中東歐國家承擔最多代價,既然意見難統一,那就抱團自保。
他提出和捷克、斯洛伐克先結盟,共同在歐盟內部發聲,這種“中東歐小圈子”,如果真形成,將成為歐盟決策的新變數。
過去歐盟內部還能靠共識維系,如今各國立場差距越來越大,連內部團結都成了奢望。
![]()
對歐盟來說,這股來自中東歐的逆流,是一個危險信號,它意味著歐盟內部的分裂正在擴大,政治重心可能從西歐慢慢向中東歐轉移。
而對烏克蘭來說,這或許預示著未來的援助將不再順利,歐盟的“冷風”,正在變成真正的“寒流”。
老把式歐爾班
其實歐爾班這一套“結盟戰術”早就玩過了,早在1998年,他剛擔任匈牙利總理,就帶頭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組成“維謝格拉德集團”。
![]()
那時候正是這四個中東歐國家聯手擋下了歐盟強制分配難民的政策,歐盟原本想靠制度壓力逼他們就范,結果被這幾個國家聯手頂回去,吃了大虧。
那次經歷讓歐爾班看透了歐盟的一個關鍵弱點——即使歐盟內部的制度再強,也怕“抱團反對”。
一個國家唱反調,歐盟還能威脅、扣錢、施壓;但要是三四個國家同時說“不”,那整個決策機制就可能卡殼。
![]()
這次,歐爾班又想重演當年的套路,眼下的計劃,是把剛剛政權更替、對烏政策明顯轉向的捷克,以及立場一直接近的斯洛伐克拉進來,組成一個新的“小聯盟”。
他知道,匈牙利單獨對抗歐盟風險太大,但要是能把幾個態度接近的鄰國綁在一起,就能在歐盟內部形成實際的制衡力量。
只要他們在關鍵議題上采取統一立場,比如對烏援助、能源政策、移民分攤等,歐盟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
歐爾班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心里都清楚,歐盟的一票否決機制是個好用的“武器”。只要他們意見一致,就能拖住歐盟,讓所有重大決策都難以推進。
對歐盟來說,這不只是政策上的挑戰,更是內部權力平衡的麻煩,以前歐盟對付波蘭、匈牙利這種“不聽話”的成員國,還能單獨施壓。
可如果出現一個“三人盾牌”,想再用凍結資金、輿論攻勢那一套,代價會比過去大得多。
![]()
事實上,匈牙利和波蘭早在俄烏沖突前就有過這種配合,他們在司法改革、難民政策等問題上互相支援,讓歐盟屢屢受挫。
如今,歐爾班要把這種“雙人防線”升級為“三國同盟”,如果這個組合真的固定下來,它不僅會成為歐盟內部的長期“阻力集團”,還可能改變中東歐國家在歐盟中的地位。
他們不打算退出歐盟,而是要在體系內部重新劃分勢力,讓自己有更大的話語權,對歐盟來說,這場來自東邊的“內部聯盟風暴”,可能才剛剛開始。
![]()
歐洲裂痕加深
歐盟眼下正陷入一場新麻煩,要知道,歐盟正在討論一件極具爭議的事,是否拿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去幫烏克蘭。
![]()
俄方已經公開威脅,說這是赤裸裸的“偷竊”,一定會報復,歐盟內部也很清楚,這一步走得太冒險。
而歐盟外交官更是私下承認,這相當于在刀刃上跳舞,一旦失誤,后果不堪設想,更現實的問題是烏克蘭的錢快沒了。
現在的援助資金,最多只能撐到明年三月,歐盟必須在今年12月的峰會前通過新的預算,否則就斷糧,可是上次投票已經失敗了。
![]()
如果歐爾班到時候聯手捷克、斯洛伐克強力阻擊,那筆援助款基本就泡湯,歐爾班的算盤可不止這點,他看準了整個歐洲的“戰爭疲勞”。
這場仗打了快4年,歐洲民眾越來越反感繼續掏錢、供武,他認為,只要時間拖下去,肯定會有更多國家倒向自己陣營。
事實上,在歐洲議會里,匈牙利、法國、荷蘭、意大利、葡萄牙等12國的國內右翼政黨聯手組成“歐洲愛國者”。
![]()
該組織的主張簡單直接:反精英、反移民、反戰爭,強調“先顧自己國家”,歐盟最擔心的,是這股風吹到法國。
勒龐和巴爾代拉的右翼陣營氣勢正旺,明年選舉很可能翻盤,馬克龍的支持率已經跌到谷底,一旦法國也倒向反戰陣營,歐盟對烏克蘭的統一立場就可能徹底崩塌。
正因為如此,歐盟高層現在拼命搶時間,希望在法國大選前,先把七年期預算和援烏框架定下來。
![]()
但現實很殘酷——中東歐的這股逆風正在掀動整個歐洲的政治平衡,對歐盟和烏克蘭來說,真正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幫烏克蘭,而是他們還能撐多久。
參考資料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