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24日,暖陽當空照,沿6.18公里的淦河生態巡護帶進入咸安區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左手堤岸新砌,石籠穩鎖洪流;右手水杉夾道,葉縫篩下碎金。腳下木棧道輕響,回水灣生態濕地、荷塘月色景觀區、灘涂露營基地、大湖州生態水系四大片區,和隨處可見的水草,在淺水處鋪成暗綠地毯。
![]()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調節氣候、滋養生物的重要生態屏障。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以千頃碧波、八方翠影的風光,成為咸寧生態保護典范與靚麗旅游新名片。
歷經生態改造修復,這里四季皆有景致,步步皆是風情。
![]()
春日的向陽湖,是幅生動水彩畫。冰雪消融后,湖面波光粼粼,岸邊垂柳初綠,菖蒲抽劍,蘆葦冒新芽,候鳥掠湖留下清脆鳴叫。退耕還濕的泥灘上,野大豆的細葉剛探頭,大地煥發生機。
夏日的向陽湖,是首靈動田園詩。清晨薄霧未散盡,荷塘已成綠海。風來,荷葉翻浪,粉白花盞時隱時現。水汽混著荷香,把鳥兒的叫聲都浸涼。俯身探水,指尖觸到一條黑脊的小魚,倏然沒入深處。沿親水平臺漫步,木板帶濕潤涼意,荷香與鳥鳴交織,恍入“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的詩境。
![]()
秋日的向陽湖,是幅溫暖油畫。夕陽橫陳,蘆葦鍍金。遠處灘涂,東方白鸛單腿獨立,像一枚白瓷印章蓋在橙紅宣紙上。巡護員的小艇滑過,馬達聲低,僅驚起一圈漣漪。游人的鏡頭里,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的候鳥群起,東方白鸛、灰鶴、白琵鷺等珍稀鳥類現身湖面灘涂。
冬日的向陽湖,透著素雅靜謐。湖面偶有薄冰,水杉枝葉雖疏卻挺立。濕地進入休養生息期,管理處趁水位低開展植被養護、航道清理,為來年生機蓄力。侯鳥低空盤旋,為冬日添靈動,盡顯生態循環活力。
![]()
通過重塑退化濕地地形、修繕灘涂自然駁岸、復育原生植被,喚醒濕地生態記憶。向陽湖用四季美景詮釋著“地球之腎”的內涵,更療愈每一個走近它的人。
午后出園,回望。十年前這里還是連片的魚塘,自2015年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成立,“保護優先”理念貫穿始終,如今“一河兩岸四景”已成,向陽湖也成為集生態保護、科普宣教、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濕地。斧頭湖的水質刻度年年上抬,長江因此多了一分清澈。
來源:咸寧日報
文/圖記者:朱亞平 夏正鋒
一審/編輯:黃亞琦
二審:石麗麗
三審:洪 偉
監制:朱封金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
![]()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