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間,預制菜因劣質原料、商家不告知等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不少人吃飯時都多了份顧慮。
可沒想到,白酒市場的造假亂象更讓人揪心。
別覺得“老酒鬼”靠口感和經驗就能避坑,現在的假酒套路早已藏深。
幾塊錢的廉價酒調個色,就敢標“十年陳釀”,回收的真酒瓶灌上假酒,連防偽標都仿得一模一樣。
![]()
這條造假鏈從生產到銷售環環相扣,花大價錢買的名酒,說不定是酒精勾兌的仿品。
連行家都難分辨,我們該怎么避開這些坑?
三起官方大案:造假套路深到離譜
2024年9月,瀘州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假酒案,查出1200多瓶假“國窖1573”,涉案金額超800萬。
![]()
這案子還是酒廠質檢人員在常規抽檢時發現的——一批酒的包裝、防偽碼看著都沒問題,唯獨口感有細微差別,一查才知是假貨。
造假頭目黃某曾在當地白酒企業干過,對釀酒流程和防偽技術門兒清。
從2023年5月開始,他拉著6個同伙搭起了造假鏈條:先從山東弄來低價散裝白酒,加香精、色素調成“國窖1573”的口感。
信息來源:瀘州警方破獲 “特供” “專供”……
![]()
再通過非法渠道收正品酒瓶、酒盒,甚至從廣東定制幾乎能以假亂真的防偽標簽和NFC芯片。
為了更逼真,黃某還專門租倉庫模仿酒廠環境,把假酒存3個月再賣。
他們對外喊著“內部特供酒”“經銷商竄貨酒”,價格比正品低30%,靠微商和小煙酒店一年就賣了2000多瓶。
![]()
最終3處窩點被端,7人被抓,黃某因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判了4年。
辦案民警說,這批假酒做得太真,酒廠負責品鑒的老員工不靠專業儀器都分不清,普通消費者更難察覺。
網店“假一賠十”噱頭
2025年3月,蘇州市場監管局和警方聯手破了個網店售假案,查出800多瓶假“洋河藍色經典”,涉案300萬。
![]()
線索來自2024年12月的消費者投訴:張先生在網店買了6瓶“夢之藍M3”準備送禮,結果口感不對,掃碼顯示“信息不存在”,立馬報了警。
警方順著訂單查到了周某,他從2023年10月起在多個電商平臺開網店,專門賣假洋河。
貨源是安徽亳州的王某,王某在農家院里用食用酒精、水和香精勾兌白酒,灌進仿冒包裝,30元一瓶賣給周某,周某轉手就賣120元,利潤翻了3倍。
信息來源:洋河旗下藍色經典系列白酒驚現假貨 涉案金額超過百萬
![]()
為了裝正規,周某還刷銷量、刷好評,宣稱“廠家授權”“假一賠十”。
他的網店最高時每月能賣1200多瓶,買家遍布江浙滬。可等消費者發現是假貨,要么過了售后期,要么商家早注銷店鋪,維權特別難。
![]()
最終警方在安徽抓了王某,在蘇州抓了周某等5人,當場查出1000多公斤原料和5000多套仿冒包裝,涉案人員都被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
出租屋灌裝假古井貢
2024年7月,合肥警方搗毀了一個藏在小區出租房里的造假窩點,查出500多瓶假“古井貢酒”,涉案200萬。
這窩點是社區排查時發現的——民警巡查時看到一間出租房總深夜搬紙箱,還飄出刺鼻氣味,順著查了下去。
蹲守半個月后,民警突擊檢查,抓了嫌疑人李某,當場搜出灌裝機、封口機,還有大量仿冒包裝和低價白酒。
![]()
李某從2023年8月開始,從河南商丘進低價散裝酒,在出租房里自己灌裝封口,40元一瓶賣給中間商趙某和孫某。
趙某給合肥周邊小超市供貨,孫某通過物流發往河南、湖北的煙酒店,形成了“生產-批發-零售”的三級鏈條。
李某一天能灌200多瓶,一年多賣了1.2萬多瓶,不少人圖便宜買回去,喝到頭疼惡心才發現不對。
![]()
2024年12月案子宣判,李某、趙某、孫某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被判1年6個月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還罰了款。
不只是花錢,可能要命
2019年最高法公布的一起假酒案至今讓人后怕。
湖北人王長兵從2002年開始用食用酒精勾兌白酒賣,2009年3月,他的雇員貪便宜買回工業酒精(甲醇),王長兵沒核實就用來勾兌了6000多千克“白酒”。
信息來源:王長兵等生產、銷售有毒食品、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
![]()
這批酒流出去后,5人死亡、6人重傷、11人輕傷,受害者先是頭疼嘔吐,嚴重的直接昏迷,都是甲醇中毒導致的。
就算沒加工業酒精,假酒長期喝也傷身體,合肥假酒案里的低價散裝酒,很可能殘留雜醇油、醛類等有害物質。
2024年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就說,長期喝這種酒,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還會影響神經系統。
![]()
導致記憶力下降、手腳發麻,嚴重的連認知功能都會受影響。
經濟損失更常見,蘇州假酒案里,消費者花120元買的“夢之藍M3”,成本才30元。
合肥的假“古井貢酒”40元拿貨,賣給消費者就翻了一倍多。
![]()
仁懷市市監局2024年的消費警示里提過,有消費者花140元買了箱“1949純糧醬香型老酒”。
以為撿了便宜,結果檢測發現就是普通串酒,成本不到20元,“十年窖藏”全是瞎編的。
最氣人的是維權難,很多人買酒沒要發票,發現是假貨找商家,對方要么不認,要么說“你不懂鑒定別誣陷人”。
![]()
找監管部門吧,沒有專業檢測報告不行,一次檢測費就得幾百元,不少人覺得不劃算,只能自認倒霉。
2024年貴州省消協收到的白酒投訴里,近六成因為證據不足沒維權成功。
而且酒廠大多不給個人出鑒定報告,商家正好鉆空子,就算承諾“假一賠十”也很難兌現,有的甚至直接關店跑路。
![]()
避坑指南
2024年市場監管部門的數據顯示,80%的假酒來自無授權的直播間、小超市和微商。
買酒最好去品牌官方旗艦店、線下授權專柜或大型連鎖超市,這些渠道進貨有保障。
網購的話,別碰銷量異常高、價格明顯低的店,優先選有“官方授權”標識的。
![]()
下單前問清楚能不能專柜驗貨,聊天記錄里保留好酒的年份、工藝等信息,收貨后及時核對包裝和溯源信息,有問題馬上找平臺和商家。
“一分錢一分貨”在白酒上特別準,坤沙醬酒生產周期長、成本高,低于100元一斤的基本不可能是真的。
![]()
國窖1573、洋河夢之藍這些名酒價格透明,要是比市場價低30%以上,還喊著“內部特供”“廠家直銷清倉”,肯定是假貨。
仁懷做了多年白酒銷售的經銷商說,真年份酒的生產和儲存成本很高。
![]()
酒廠根本不可能低價賣,直播間里那些“虧本甩賣”的噱頭,大多是為了賣假酒,遇到了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