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7日訊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2024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前列腺癌病例數約為13.4萬例,死亡病例數約為4.75萬例,發病率已位居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第6位,且發病率、死亡率仍呈明顯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與其臨床診斷時惡性腫瘤分期密切相關。但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癥狀隱匿,加上男性普遍存在‘小病扛、大病拖’的健康觀念,患者疾病認知較低、疾病篩查意識不強,致使我國超過2/3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屬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遠處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預后較差。”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首席專家、上海市泌尿腫瘤研究所所長葉定偉教授表示,部分發達國家得益于PSA篩查的普及導致的早期前列腺癌檢出率增加,使得他們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近乎100%。這其中巨大差距更凸顯早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因此,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兩年進行一次PSA檢測,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據介紹,前列腺深藏在男性骨盆內部,所處位置比較隱蔽,體表無法感知到前列腺的存在,加之前列腺不會隨著年齡的衰老而停止,會一直處于不斷地增長的狀態,因此,男性從40歲開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60歲后發病率上升趨勢明顯。
前列腺癌發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易發覺,只有發展到瘤體比較大的時候才會對尿道形成壓迫,造成排尿困難等癥狀。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持續的尿路問題,比如排尿困難、尿流變細或者頻繁的夜間起夜等,排除其他感染或外傷情況下出現血尿或者血精等都應該提高警惕,盡早就醫。這些癥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前列腺炎增生。隨著腫瘤生長,一旦出現尿路梗阻、骨痛等較為明顯的癥狀,病情往往已發展到中晚期。
盡管我國前列腺癌早篩推動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面臨地域間診療水平差異顯著,基層醫院規范化診療能力不足;晚期患者比例較高,早期篩查體系尚未全面建立等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摸索優化,希望打造出更適配中國人口結構、符合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前列腺癌篩查模式。”葉定偉教授指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構建“國家-區域-基層”三級前列腺癌診療網絡,通過社區服務站、前列腺癌篩查基地、篩查門診等模式,將優質的醫療經驗向基層注入,使我國前列腺癌診療水平更加標準化、均質化。同時,依托專家共識,積極推進中國前列腺癌精準篩查,開發適合國人的風險預測模型,將PSA檢測納入重點地區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并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學診斷輔助系統,全面提升早診率。通過整合真實世界數據與臨床試驗證據,最終形成既具國際視野又契合中國特色的前列腺癌防治模式。
資料顯示,PSA作為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是目前臨床推薦的前列腺癌篩查手段,只需抽一管血即可完成,便捷且痛苦感輕,無需奔走大醫院,在社區也可以完成篩查。一般來說,PSA正常值為4.0ng/ml以下,當PSA數值越高,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則越大,需進一步檢查確診。
(責任編輯:朱赫)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