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塑料管道行業的十月并不平靜,當多數企業還在梳理三季度業績時,創業板上市公司雄塑科技(300599.SZ)一則人事公告悄然引發關注:76歲的創始人黃錦禧被聘任為名譽董事長。
這距離他9月25日辭去副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不過短短20天。從“淡出”到“回歸”,這場看似倉促的角色轉換,讓這家扎根佛山的塑料管道企業及其背后的家族故事,再次走進公眾視野。
時間倒回1996年,廣東佛山的創業熱潮中,黃錦禧帶著少量資金和簡陋設備,在順德創辦了雄塑實業的前身。彼時的塑料管道行業已是群雄逐鹿,資金短缺、技術薄弱的初創企業隨時可能被市場吞沒。這位高中學歷的創業者白天帶著團隊跑原材料市場議價,夜晚守在車間里打磨生產工藝,靠著“盯出來的質量”攢下第一批客戶。
2003年,企業初具規模后,黃錦禧主動退居幕后,歷任廣西雄塑監事、公司副董事長,將管理權逐步移交。但他從未真正遠離——從推動公司在全國布局六大生產基地,到主導參與多項行業標準編制,再到2017年見證企業登陸創業板,這位創始人的印記刻在雄塑科技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上。
如今的雄塑科技,仍帶著鮮明的家族印記。最新股權數據顯示,黃錦禧直接持有7738萬股,以21.61%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股東;其長子、現任董事長兼代總經理黃淦雄持股15.07%,次子黃銘雄持股14.05%。
父子三人形成的“鐵三角”合計持股超51%,加上一致行動人的持股,家族對公司的控制權超過57%,構成了典型的家族企業治理架構。
據樂居財經了解,雄塑科技此次聘任黃錦禧為名譽董事長,并非孤立人事動作,而是公司近一個月董監高換屆調整的關鍵一環。
9月25日,黃錦禧率先辭去副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同日,其幼子、非獨立董事黃銘雄,董事兼總經理鄭光鏵,獨立董事沙輝也同步卸任相關崗位,原監事會主席梁大軍等監事亦退出第四屆董監高團隊,形成批量退任格局。
進入10月換屆階段,人事補位迅速落地:黃淦雄全票當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并兼任總經理,全面接掌經營管理權;廣西雄塑總經理黃嘉晉、董事長秘書潘曉智、副總經理盧松濤(黃淦雄女婿)新增為非獨立董事,原監事會主席梁大軍轉任職工代表董事,9人新董事會最終成型,既延續家族核心控制權,也完成管理層新老交替。
此次人事大調整背后,是雄塑科技亟待破局的業績困境。2024年,公司營收10.31億元,凈利潤卻虧損1.11億元,銷售凈利率跌至-10.74%;2025年上半年雖實現營收4.73億元,歸母凈利潤仍虧損737萬元,盡管虧損幅度同比收窄79%,但成本壓力與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仍未解除。
對雄塑科技而言,這場“20天的轉身”絕非簡單的人事調整。黃錦禧以名譽董事長身份留任,既用個人威望穩定了軍心,也為年輕管理層彌補了行業洞察的短板。
根據公告,黃錦禧雖不享有董事法定權利,卻可列席董事會,為戰略規劃、重大決策提供建議,同時他將享受67.8萬元/年(稅前)的薪酬待遇,其列席會議、代表公司參與社會活動等實際費用亦由公司承擔。這也凸顯了公司對其“戰略顧問”角色的重視。
不過,家族企業的傳承命題從未輕松:如何在保持控制權的同時完善治理結構?如何將創始人的經驗轉化為突破業績瓶頸的動力?
如今,這家擁有南海、南寧等六大生產基地的行業老兵,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黃錦禧的“回歸”,是家族傳承的定心丸,還是轉型突圍的先手棋?答案或許藏在未來每一份財報的數字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