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歐洲大陸掀起了新一輪對華經貿施壓的浪潮。一邊是歐盟委員會宣布將鋼鐵進口配額削減47%,配額外關稅從25%飆升至50%。
另一邊卻是中國移動剛剛公布的5G主設備集采結果——華為、中興與上海諾基亞貝爾、愛立信共同入圍,外資企業仍占據相當份額。
![]()
這種政策與市場的錯位,恰似當前中歐經貿關系的縮影:在"安全優先"的旗幟下,歐洲試圖通過電信限制與鋼鐵加稅的雙線策略重塑競爭格局,卻陷入了"施壓越狠,反傷越深"的現實悖論。
先看電信領域的博弈。早在數年前,歐洲就已打響對華技術限制的第一槍。
![]()
英國走得最遠,不僅全面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還給出2027年前拆除現有設備的最后通牒;法國雖未完全封殺,卻明確將華為排除在核心區域網絡建設之外;
德國表面寬松,政府層面卻反復討論禁用可行性。這些措施美其名曰"保障國家安全",實則暴露了對中國5G技術領先的深層焦慮。
《金融時報》曾披露,中國收緊對諾基亞和愛立信設備的使用權限,要求國營采購方實施更嚴格的安全審查,整個流程最長可達三個月。
![]()
但這并非所謂的"技術脫鉤",而是對歐洲先行限制的對等回應——畢竟歐美早已建立類似的外資設備評估機制,中國不過是銜接國際通行規則而已。
市場給出的答案最具說服力。2025年6月中國移動的5G集采中,愛立信仍拿下18%的份額,上海諾基亞貝爾也有穩定中標。
![]()
這說明中國的審查并非關門謝客,而是基于安全的規范管理。反觀歐洲,盲目排華反而付出了沉重代價。
光明網3月的報道指出,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后,通信行業AI應用的合規成本激增,加上5G建設延遲帶來的機遇窗口關閉,歐洲電信運營商每年損失超過百億歐元。
![]()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諾基亞2024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貢獻了其全球營收的15%,一旦失去這個最大增長引擎,這家芬蘭企業將陷入嚴重危機。歐洲自以為在爭奪"技術主權",實則把本土企業綁上了對抗的戰車。
鋼鐵貿易領域的"自傷式保護"則更為直白。歐盟工業戰略專員塞羅爾內直言不諱地將矛頭指向中國,稱不能再"天真"地開放市場,任由中國鋼鐵"傾銷"。
![]()
于是出臺了堪稱激進的限制措施:年度進口配額壓縮至1830萬噸,較2024年減少近一半,配額外關稅翻倍至50%。但這種做法完全站不住腳。
中國鋼鐵出口歐盟占比已從2019年的22%降至2024年的9%,所謂"傾銷"不過是保護本土產業的借口。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鋼鐵行業直接雇傭30萬人,卻間接支撐著250萬汽車、機械等下游產業就業。
50%的關稅意味著下游企業原材料成本暴漲,德國工商總會的預警報告已經敲響警鐘:汽車制造業每輛車成本將增加1200歐元,這對于本就面臨電動化轉型壓力的歐洲車企而言,不啻為雪上加霜。
![]()
更尷尬的是,歐盟的關稅策略還陷入了"緊跟美國卻兩頭不落好"的困境。2025年3月美國率先將鋼鐵關稅提至50%,歐盟隨即跟進,試圖通過對華強硬取悅華盛頓。
但這種邯鄲學步既沒能換來美國的對等回報,反而激怒了中國這個關鍵市場。
10月21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的會談中,中方明確表達了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同時就稀土出口管制等問題闡明立場。
![]()
要知道,中國不僅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更是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等產業的核心市場——大眾、寶馬在華銷量占比均超過40%,一旦中國采取反制措施,歐洲車企將遭受重創。這種"既要又要"的戰略模糊,最終只會讓歐盟在美中之間進退失據。
深層次看,歐洲的雙線施壓暴露了三重難以調和的悖論。安全悖論方面,禁用華為設備導致歐洲5G建設進度落后中國18個月,反而削弱了自身數字基礎設施的安全性;
![]()
產業悖論上,保護30萬鋼鐵工人的代價是犧牲250萬下游就業,政策優先級嚴重錯位;政治悖論則體現在,歐盟試圖用統一對華政策掩蓋內部分歧,卻忘了德國車企與東歐鋼鐵廠的利益訴求截然不同。
這些矛盾在安世半導體案例中集中爆發——荷蘭迫于美國壓力限制對華出口,卻遭到歐盟內部企業強烈反對,最終不得不尋求中方諒解。
其實破局的鑰匙就在眼前。
從中移動集采中外企業共存,到中歐稀土管制對話取得進展,都證明"競爭性合作"才是唯一理性選擇。
![]()
全球產業鏈早已深度融合,中國有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和14億人的消費市場,歐洲有先進的技術和高端制造能力,雙方互補性遠大于競爭性。
歐盟若繼續沉迷于"安全優先"的迷思,執意推行單邊限制措施,最終只會淪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破壞者。
正如王文濤部長在會談中強調的,中方愿與歐方共同落實領導人共識,推動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對于歐洲而言,與其在對抗的死胡同里越走越遠,不如回到對話協商的正軌——畢竟在全球化時代,沒有誰能靠"筑墻"實現真正的安全,合作共贏才是破解困局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歐盟擬對配額外進口鋼鐵加征50%關稅——中國新聞網
![]()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會談——中國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