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牽動人心的網紅遇害案,在案發一年多后終于迎來一審判決結果。2024年10月24日,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金生、沙玉姣、楊恒三人搶劫、故意殺人案作出宣判,不同的刑罰判決不僅為案件階段性畫上句號,更讓這起充滿貪婪與暴力的惡性案件再次走進公眾視野,引發大量網友對案件細節、法律量刑的理性討論。
![]()
案件的起點,源于一場因賭債滋生的惡意預謀。被告人余金生、楊恒與被害人尚某鋒(網名“羅大美”)此前已有一定交集,在交往過程中,余金生得知尚某鋒作為網紅擁有較多財富,而彼時的他正因長期賭博深陷債務危機,急需資金填補窟窿。在貪念與債務的雙重驅使下,余金生找到同居女友沙玉姣,又聯合楊恒,三人多次密謀搶劫、勒索尚某鋒的錢財,一場針對網紅的“圍獵”就此展開。
2023年7月初,案件進入實施階段。按照事先分工,楊恒負責以約見為由誘騙尚某鋒,但前幾次嘗試均未能成功。直到7月5日晚,楊恒再次通過微信聯系尚某鋒,終于將其誘騙至余金生的住處,完成“引君入甕”后,楊恒便先行離開。隨后,余金生迅速行動,以借口誘騙尚某鋒放松警惕,突然動手將其手腳捆綁控制,緊接著伙同沙玉姣駕車將尚某鋒轉移至南召縣南河店鎮桑樹坪村一處親戚閑置的平房內。在關押期間,二人不斷對尚某鋒進行威脅、恐嚇,強迫其向沙玉姣的賬戶轉賬,最終累計轉賬金額達二百余萬元,搶劫目的達成。
然而,貪婪的余金生并未就此收手,為了永絕后患,他選擇了最殘忍的方式——殺人滅口。7月7日凌晨,在與尚某鋒獨處時,余金生用衣服勒住尚某鋒頸部,又持短刀割刺其頸部,致尚某鋒死亡。之后,他將尸體掩埋在附近的紅薯窖中,隨后與沙玉姣返回南陽,將作案所用的刀具、塑料膠帶、繩子以及尚某鋒當時所穿的衣物全部丟棄,試圖銷毀證據。但余金生仍不放心,7月7日下午又獨自返回埋尸現場,對掩埋尸體的紅薯窖進行了二次填埋,妄圖掩蓋自己的罪行。
![]()
南陽中院經審理后認為,余金生、沙玉姣、楊恒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搶劫他人財物,且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搶劫罪,屬于共同犯罪。其中,余金生在搶劫后為掩蓋罪行殺人滅口,其行為還構成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從犯罪角色來看,余金生是搶劫犯意的發起者,不僅預先準備作案工具,還指揮策劃并具體實施搶劫、殺人行為,是核心主犯;沙玉姣積極參與預謀,在案件中負責看管被害人、提供收款賬戶,作案后還參與毀滅罪證,同樣屬于主犯;而楊恒雖事前參與搶劫預謀,也完成了誘騙被害人的環節,但未參與后續的搶劫行為與分贓,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對較小,被認定為從犯。
綜合三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法院最終作出判決:以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判處余金生死刑;以搶劫罪判處沙玉姣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以搶劫罪判處楊恒有期徒刑十三年;同時對三人依法適用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罰金等附加刑,并責令三人退賠被害人親屬的經濟損失。
![]()
判決結果公布后,迅速引發網友的廣泛討論,大量理性聲音聚焦于量刑的合理性與案件的警示意義。有網友表示,“像這么惡劣的殺人案,所有參與者都該判死刑,否則以后可能會有更多人抱著僥幸心理作案”,認為只有嚴懲才能起到震懾作用;也有網友針對沙玉姣的死緩提出質疑,“為什么這個女惡魔是死緩?表現良好還能減刑,這種惡性案件就該全部死刑立即執行”,覺得主犯沙玉姣的刑罰未能完全匹配其罪行;還有網友關注到楊恒的角色,“楊恒的誘騙作用一點都不小,如果他沒有把人騙過去,后面的殺人案可能就不會發生”,認為從犯的責任也不應被輕視。
部分網友還從法律適用的角度發表看法,有網友提到“國家法律或許該調整一下,不能總是呆板地按死亡人數定死刑,像緬甸前年的搶劫金店殺人案,最后參與的四人全部被槍決,這才是能震懾犯罪的法律,而不是只判一人死刑,其他人卻能免于極刑”;也有網友將沙玉姣與勞榮枝對比,“他那個女朋友沙玉姣的角色,跟當年的勞榮枝、法子英很像,看著沒直接殺人,但全程參與、助紂為虐,也是個‘狼角色’,刑罰不該留余地”;
還有網友提出折中觀點,“雖然判決有法律依據,但至少應該明確死緩不得減刑,讓沙玉姣這輩子都別出來禍害社會”。此外,也有網友關注案件審理周期,“這種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惡性犯罪,應該快判快懲,讓這些罪犯多活了這么多天,實在不應該”,認為效率也是司法公正的一部分;還有網友感慨,“正義雖然遲到了,但還好終歸是來了,只是想想被害人當時的恐懼、無助,就算判處死刑,也難以彌補家屬的痛苦”,字里行間滿是對被害人的惋惜。
![]()
從這起案件來看,法院的判決嚴格遵循了罪刑相適應原則,根據三人在犯罪中的不同角色、行為輕重作出了差異化量刑,體現了法律的嚴謹性。但網友的質疑與討論也并非沒有價值,這些聲音背后,是公眾對“惡有惡報”的樸素期待,也是對惡性暴力犯罪震懾力度的關注。更值得深思的是,此案的根源在于余金生的賭癮與貪婪,從預謀到殺人,每一步都暴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它不僅是一起個案,更是一記警鐘——無論身份是網紅還是普通人,都應警惕身邊的潛在風險;同時也警示所有人,任何試圖通過暴力、脅迫手段侵害他人生命財產的行為,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一時的貪念只會換來永恒的悔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