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算賬,乘客圖便宜,可誰管那雙熬紅的眼睛。
他們不是壞人,只是系統里沒得選,只好這么走。
![]()
2025年6月11日凌晨兩點多,清遠交警在高速上攔下一輛江西牌照的大客車,這車從海口開往萍鄉,時間不對,夜里兩點到五點不讓跑長途客運,司機被罰了,車也扣了,兩天后又一輛車被攔,這次是安徽牌照,從阜陽開往東莞,司機姓李,凌晨四點被抓,他被說了幾句,也交了罰款,這兩件事不是碰巧,背后是一群司機天天夜里趕路。
![]()
這些司機不是不怕死,也不是故意違章,他們知道危險,可公司排班逼著他們跑,阜陽到東莞一千公里,白天開堵車,還要過檢查站,一天跑不完,公司要求二十四小時周轉,車不能停,人也不能歇,一個司機一天干十六個小時,休息就兩三個小時,接駁點少,廣東北部、湖南和江西交界的地方,連個能停車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停車就等于停生意,老板不答應。
政策本意是讓司機別太累,可現實中接駁制度根本沒人管,全國能用的接駁點少得可憐,企業壓力大,乘客圖便宜,票賣得越低越搶手,夜里跑車就成了常態,監管也有空子,GPS數據能改,白天裝模作樣休息,一到晚上就拼命開,歐洲早用電子運單加強制休息,中國還在靠攝像頭抓拍,事后罰錢,技術沒跟上,管理還是老一套。
今年秋天,跨省客運又熱起來了,國慶一過,坐長途車的人就多了,攜程、滴滴巴士這些平臺還專門推夜班專線,打低價吸引人,等于讓人半夜出門,有些公司開始試AI系統,能看司機是不是犯困,還能自己調發車時間,可這些新玩意兒還沒被政策承認,也沒大范圍用,問題是,我們該罰司機,還是該改整個運營方式,罰一個人簡單,改一套系統難,可不改,下次出事的,可能就是你我身邊的親人。
![]()
有個事故沒寫具體日子,但真發生了,凌晨四點,一輛雙層大巴撞上限高架,死了四個,傷了七個,司機不是壞人,他就是太累了,沒人逼他開,可也沒人給他停的路,公司要賺錢,乘客要省錢,監管只看結果,他只能硬撐,凌晨的攝像頭拍得清清楚楚,可拍不到他眼里的紅血絲,也拍不到他心里的那點撐不下去的念頭。
有人問為啥不讓司機多歇會兒,說白了,歇了車就沒人開,錢就賺不著,有人問為啥不多設幾個接駁點,可誰愿意掏錢呢,有人問為啥不用科技管,可政策還沒跟上,這不是誰的錯,是整個行當的事,司機不是故意違規,他們是被系統壓著的人,開車的時候,他們想的不是規矩,是明天能不能睡夠三個鐘頭,孩子有沒有吃上熱飯,房貸還能不能撐下去。
處罰不是終點,只是開始,當幾十條命掛在司機一次不敢停的決定上,我們 needing 的不只是攝像頭,而是整個系統得改,別再把責任推給司機了,他們已經拼了,可他們沒得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