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下,正是蘋果成熟上市的季節。在昭通市昭陽區,大街小巷里,“瑞雪”“華碩”“金色維納斯”等各類蘋果擺放整齊,靜待市民游客購買;鄉鎮道路旁,停滿了等待出發的貨車,收購商正在收購、包裝蘋果,處處洋溢著豐收的歡聲笑語。
![]()
作為昭通蘋果的主產區,昭陽區種植蘋果80萬畝,占全省的58%、全市的80%。2024年蘋果總產量95萬噸、綜合產值130億元,2025年預計總產值115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50億元,產業覆蓋14個鄉鎮(街道),惠及農戶11.75萬戶45.68萬人。
在昭陽區永豐鎮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連片種植的果樹上掛滿成熟的蘋果,果園中心的白色觀景臺格外醒目,拾級而上,整個產業園盡收眼底。該產業園采用高原蘋果自根砧矮化栽培模式,完善滴灌、格架、防雹設施,建成4萬噸蘋果保鮮氣調庫、每小時20噸蘋果智能分選線,成功打造了“昭陽紅”蘋果品牌,遠銷西南三省、珠三角及東南亞等地區,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昭通蘋果產業給了像我這樣的‘小鎮青年’更多的就業選擇,吃著蘋果長大的我現在也成為了蘋果產業中的一分子。”昭通超越農業工作人員揚程坦言,在上海工作多年后,他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蘋果講解員”,在獲得體面收入的同時,還能在熟悉的家鄉生活和照顧父母。
依托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昭通超越農業著力打造集田園觀光、健康養生、文化體驗、研學教育、美食娛樂、運動拓展于一體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建成蘋果樂園、鄉村旅居、民俗文化等農文旅融合發展園區。開園以來,每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培訓研學20萬人次,旅游收益1.5億元,產值達3億元以上。
![]()
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開拓市場,還需要科學助力。在昭通市蘋果產業發展中心灑漁實驗基地里,收集了215份蘋果種質資源。昭通市在這里建立了云南省首個蘋果屬種質資源圃,集中展示了“喬砧密植”“矮砧密植”等栽培模式。
“在昭通市,企業種植蘋果往往采用‘矮砧密植’,而農戶種植多采用‘喬砧稀植’的方式。”昭通市蘋果產業發展中心蘋果研究所副所長張丹介紹,“矮砧密植”的優勢在于矮化種植便于管理、口味偏甜適應市場需求、四年達到盛果期適應企業需求;而“喬砧稀植”的優勢則在于口味甜中帶酸,果味更濃。
在基地里,一座長滿了雜草的大棚與周邊的蘋果樹林格格不入。張丹說介紹,棚內正在進行的是蘋果伴生雜草的栽培,通過推廣種植伴生雜草,既可以改善局部氣候,還可以通過“犧牲”雜草來讓蘋果樹免于病蟲害的侵擾。
“每一個新品種蘋果在昭通推廣之前,都要在這里進行試種,要看它是否適合本地氣候水土、是否帶有病蟲害,還要統計盛果期的果實數量等數據,為企業和農戶推廣種植提供科學依據。”張丹表示,昭通市蘋果產業發展中心正在積極嫁接選育全新的蘋果品種,為全市蘋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科技助力。
來源/云報全媒體記者 王劍釗 譚雅竹 沈迅 劉宇丹 昭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聶孝美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