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時,昭通市昭陽區灑漁鎮的蘋果園里已是一片繁忙。果農們麻利地采摘著沾滿晨露的紅蘋果,這些帶著山野清香的果實,將在中午12時前新鮮亮相昆明各大超市貨架。“現在早上摘果,中午就能到昆明。”果農張家云邊說邊將蘋果裝箱,“路修好后不僅損耗少了,價錢也上去了。”
![]()
果農正在分揀、包裝昭通蘋果
這一切的改變,都歸功于全長25.19公里的靖灑公路全面升級。作為串聯昭陽區與大關縣的交通動脈,這條公路不僅讓昭通蘋果的品牌聲量越來越響,更激活了竹筍加工、鄉村旅游等多元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致富路。
![]()
靖灑公路
在灑漁鎮蘋果交易市場,來自全國的客商正忙著驗貨、裝箱。“依托新建的240公里產業路,13.1萬畝果園與西南最大的交易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徹底破解了運輸難的問題。”灑漁鎮相關領導介紹,如今昭通蘋果24小時內就能送達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品牌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交通壁壘的打破,推動蘋果產業鏈全面升級。產地倉、分揀中心相繼落成,冷鏈物流專線直通省外,果農直播帶貨興起。手機屏幕前,訂單不斷涌入,田間地頭,打包、發貨忙而有序,果農足不出戶便能將香甜銷往全國。一條公路,不僅縮短了山鄉與城市的物理距離,更打通了傳統農業與現代市場的無形壁壘。
一條路,盤活了一座山。靖灑公路的升級同樣讓竹產業煥發新生機。曾經的荒山野嶺,如今變成畝產過萬元的“綠色銀行”。清晨時分,大關縣竹農唐德錁騎著摩托直奔竹林,“過去走山路要兩三個小時,現在20分鐘就能到林邊!”他介紹,公路通車后,清晨采收的鮮筍當天就能通過冷鏈發往長三角,新鮮竹筍從田間直達餐桌,損耗率大幅降低,價格翻了一番。唐德錁笑著說:“以前背不出去爛在山里,現在車子直接開到林邊,一天能采200斤,收入穩定了,村里人都愿意種竹子了。”公路延伸的不僅是路網更是希望。
在靖灑公路旁的云南吉食道食品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運轉,新鮮竹筍經過清洗、切片、殺菌、包裝等工序,變成一箱箱即食食品。公司大門口,滿載筍制品的貨車整裝待發,即將運往全國各地。“政府為企業擴建的這條路,就是量身定制的發展快車道!”廠長感慨道,公路直連主干路網后,徹底解決了原料進廠難、發貨效率低、運輸成本高的老問題,“現在產品能更快、更便宜地送達客戶手中,市場競爭力大幅增強,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加大投入、升級生產線。”
![]()
大關縣筍產品生產包裝車間
![]()
大關縣筍產品
靖灑公路的全面升級,為沿線特色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沿線村鎮借勢打造“一村一品”,蘋果產業邁入種植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新階段,竹筍加工企業紛紛落戶,冷鏈物流網絡不斷完善。公路一端連接廣闊市場,另一端系著千家萬戶。既讓昭通蘋果、竹筍賣得更好、更遠,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又帶來了每年20余萬人次的游客和上千萬元的旅游收入,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讓群眾共享交通發展的雙重紅利。
作為路地共建的成功典范,靖灑公路的蛻變不僅讓特色產業跑出“加速度”,更鋪就了鄉村振興的幸福大道。它將進一步加速昭魯大一體化進程,助推靖安鎮基礎設施升級,為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注入動能。這條由昭通市委、市政府與云南省公路局共建的“振興路”“致富路”,正以嶄新姿態貫通全域,生動詮釋著“一路通、百業興”,為昭通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鋪就更加寬廣堅實的坦途。
云南網通訊員 莫娟 姜躍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