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要臨時關閉工廠,不是偏遠的組裝廠,而是連沃爾夫斯堡總部的生產線都可能停擺,那可是高爾夫(參數丨圖片)和途觀的“誕生地”,是大眾的根基所在。
曾經的汽車巨頭突然按下“暫停鍵”,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多重危機疊加后的必然。
這次“臨時關閉”顯然不是停產檢修那么簡單。大眾發言人說是“例行盤存”,可內部消息透了底,說白了就是為了省點芯片庫存,能多撐一天是一天。
![]()
真正的導火索,是繞不開的芯片問題——荷蘭那邊折騰安世半導體,直接把歐洲車企給坑慘了。
這家叫安世半導體的企業可不一般,雖然被行業戲稱為“雞飼料”芯片供應商,但每年要生產數十億枚芯片,汽車上的很多關鍵零部件都得靠它。
2019年被中聞泰科技收購,它的供應鏈挺穩定,可荷蘭突然搶奪接管控制權,這邊干脆直接下令相關零部件優先保障國內,不再對外供貨。
這下歐洲車企徹底慌了神,要知道每輛汽車得用幾十塊這種微型芯片,缺了它根本沒法組裝。
![]()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都放話了,整個供應鏈10到20天內就會受影響,想恢復正常得好幾個月。
大眾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芯片短缺很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從去年開始,這家百年巨頭就暴露了不少問題:2024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直接跌64%;全球銷量前三季度也下滑2.8%,產能過剩的帽子摘不掉。
更頭疼的是成本問題,德國工廠的運營成本比目標高出25%到50%,有的甚至是競爭對手的兩倍,生產效率上不去,錢卻嘩嘩地燒。
![]()
雪上加霜的是電動化轉型的“陣痛”。本來大眾押寶電動化,投了大把錢搞MEB平臺和固態電池項目,結果遇上歐洲電動車市場遇冷。
之前砸的錢沒回本,新項目又得燒錢,無奈之下只能裁員節流,連負責軟件開發的Cariad部門都裁了近30%的人,固態電池項目也被迫擱置了。
沃爾夫斯堡工廠一停,數萬名員工可能要面臨短時工作制甚至失業風險,而德國汽車行業總共涉及72.7萬個就業崗位,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更要命的是供應鏈,大眾的二級供應商就有1200多家,從精密鑄造到線束生產,全得靠大眾的訂單來存活。
現在工廠停了,訂單減了,那些小供應商將直接被逼到倒閉邊緣。有專家分析,這波危機不光波及汽車業,連洗衣機等的芯片都會有影響。
![]()
再說幾句
這“臨時關閉”到底要持續多久?大眾自己也沒個準話,畢竟從其他廠商找替代芯片,得經過測試認證,根本來不及救急。
德國媒體的預測也不樂觀,說恢復正常可能需要數月。對于等著提高爾夫、途觀的消費者來說,恐怕得做好延期提車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