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是天之驕子,手里拿著閃閃發光的文憑,覺得這就是通往美好未來的頭等艙入場券。
心想畢業后肯定能順風順水,過上好日子。
然而,當他們走出象牙塔的庇護,才發現手中的車票,指向的卻是一節節擁擠不堪的“生存號”車廂。
眼前不是預想中的星辰大海,而是不斷刷新的“入職門檻”、在“碩博起步”與“月薪五千”間撕裂的招聘海報,以及一條看似內卷至死方休的狹窄賽道。
![]()
有個畢業于 985 大學熱門工科專業的女碩士,進了一家知名的大企業工作,這在大家看來,算是找到好工作了。
![]()
結果工作一年后,有個月她到手工資居然只有 17.13 元,之前每個月工資大多也就 3000 塊左右,銀行卡里的錢也就剛超過 1000 元,連基本生活都很難維持。
![]()
這么低的工資,徹底把她壓垮了,她難過地說“我的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我都擔心自己活不到 25 歲”,能感覺到她特別焦慮,對生存充滿了擔憂。
后來,“985 工科女碩士月薪 17 元”的工資條在網上傳開了,質疑的聲音比同情的聲音多得多。
有的人根據公積金繳納規則說,“工資低于個人繳費額,這是違法的,會計都不會同意這樣發工資”。
![]()
還有人拿自己身邊認識的 985 畢業生舉例,反駁說“我認識的那些 985 畢業生日子過得都挺好的,別拿個例來說事兒。
也有人指出關鍵,覺得“3000 塊工資還可信,17 塊感覺更像是為了炒作搞出來的特殊情況”。
以前,大家都覺得考上 985 大學,就能實現階層跨越,進大廠當白領,就能過上體面日子。
可現在,清華碩博就有一萬多人,985 畢業生為了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擠破頭,“高學歷就等于高收入”這個老觀念正在被打破。
就像網友評論里說的,有人事業編三個月都沒收入,有人在中石油當正科,一個月才掙一千八。
![]()
這些看起來很不正常的例子,其實都反映了同一個問題:現在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可就業機會卻在減少,高學歷的優勢沒以前那么明顯了。
就算年輕人靠著“名校”和“熱門專業”這塊跳板,也可能掉進“工資低、升職慢、生活成本又高”的困境里。
網友們的討論不只是圍繞“工資條是真是假”。有人勸女碩士“要是不行就趕緊辭職,再找個工作”,有人開玩笑說“還不如去工廠打螺絲”,還有人建議“找個人一起徒步旅行,沒錢就啃老”。
這些看似七嘴八舌的話,其實都是年輕人面對理想和現實巨大落差時的迷茫。
當努力學習考大學,卻不能直接換來安穩生活,當所謂穩定的工作只能勉強維持生計,那我們該怎么去定義“成功”呢?
又該怎么在這么大的現實壓力下,找到讓自己能好好生活下去的信心呢?
這場關于“17 元工資”的討論,本質上就是這一代高學歷的人在問自己“努力到底值不值”,這也是整個社會都得好好思考的就業觀念調整的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