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的今天
1964年10月16日
新疆羅布泊荒漠上
巨大的蘑菇云騰空而起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現場 新華社資料圖
那一刻
羅布泊沸騰了
全國沸騰了
人們涌上街頭歡呼雀躍

這聲“東方巨響”背后
是無數“隱姓埋名人”的
不懈努力和艱苦付出
這其中有一位無錫人
如果沒有他
中國火箭外殼研制或舉步維艱
航天和尖端武器研發或要推遲數年
他就是我們的驕傲
姚桐斌
![]()
![]()
為大國重器穿上強悍盔甲
1922年,姚桐斌出生于黃土塘鎮,自幼家境貧寒,求學之路異常坎坷艱辛。1941年高中畢業后,他憑借出色的成績,進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就讀。四年后,姚桐斌以總評成績第一名畢業,并獲得了公費留學的資格。
![]()
在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期間,姚桐斌如魚得水,發表的多篇研究論文和研究成果,都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雖在異國他鄉,但姚桐斌始終不忘自己的一顆中國心。1957年,歷經重重關卡,他終于踏上了回國旅途,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懷中。
回國后的姚桐斌服從組織安排,到第五研究院工作。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到連不銹鋼都生產不出來,導彈材料研制幾乎是從零開始。分配給他的僅僅只有一間實驗室,十二個大學生,還有一臺顯微鏡。
![]()
但姚桐斌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打倒,反反復復地實踐,夜以繼日地研究,從不銹鋼到鈦合金再到高強度鋁合金,都被他成功研制了出來,各種先進的焊金技術和結構,也都被他順利地應用到實踐當中。
短短五年時間,姚桐斌所帶領的團隊就前前后后開展了五百多個研究課題,其中80%都被應用在了火箭發射、衛星上天事業上,成就了中國航天的傳奇。
![]()
“鞠躬盡瘁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這是“兩彈一星”元勛姚桐斌的真實寫照。他一生赤誠愛國,為航天事業獻出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點燃了我國航天導彈事業的星星之火。
2002年
姚桐斌故居
被江蘇省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后來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每年都會有眾多游客前來瞻仰
大批的青少年在此接受精神洗禮
![]()
![]()
![]()
![]()
他的故居
是無錫的精神地標
他的故事
是愛國最生動的教材
他的精神
正引領著一代又一代青年
![]()
61年過去了
昔日戈壁灘上的歡呼已隨風而逝
中國人也在世界面前
挺起了脊梁
但10月16日
這個沁入先輩們智慧和血汗的日子
卻成為一座豐碑
永載史冊,永放光芒
姚桐斌
這個名字
理應被更多人銘記
這個世界,有人仰望星空
而有的人,本身就是星空
![]()
來源:新華社、無錫博報、錫山發布等
編輯:王雪靜
校對:張靜
責編:楊珍
點贊+轉發
分享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