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2025年是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暨《北京宣言》《行動綱領》通過30周年,全球婦女峰會也將在北京舉辦。值此契機,9月30日,上海海派藝術館推出“江山·人民”新時代中國優秀女藝術家邀請展。
作為“春申美好生活季”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展覽以文化賦能美好生活,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3位女性藝術家,涵蓋老中青三代,展出作品約160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綜合材料等多個藝術門類,全面展現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創作風貌與藝術成就。
![]()
展覽導覽現場
展覽開幕的當天上午,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長徐漣攜手藝術家、海派藝術館常務副館長陳屹聯袂開啟直播導覽,從策展思路構建與藝術創作實踐的多元視角,為觀眾解鎖展覽及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與價值。
![]()
展覽媒體見面會現場
開展當天,海派藝術館還舉行了“江山·人民”新時代中國優秀女藝術家邀請展媒體見面會。會上,徐漣從策展人的角度解讀了展覽的策展理念和參展藝術家的創作背景。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海派藝術館館長李磊以美術館管理者和藝術家的雙重視角,闡述了本次展覽的深遠意義和海派藝術館的文化使命與擔當,期待以媒體為紐帶,將展覽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價值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
徐漣表示,“女性藝術家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這不僅是其性別身份的自然延伸,更體現了她們作為社會成員、國家建設者、美的傳播者以及和諧理念的倡導者與守護者的綜合身份。正是這些多元身份的融合,促使我將‘江山·人民’這一主題與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聯結起來,并最終劃分為‘繪:詩意江山’‘抒:家國情懷’‘歌:時代芳華’‘贊:大愛無疆’四個篇章進行呈現,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女性藝術家如何以畫筆詮釋時代、以心靈感應人民。”
![]()
![]()
![]()
展覽現場
“繪:詩意江山”篇章中,何韻蘭探索水墨與綜合材料,描繪《洪荒之力》《生命之源》;張雷平融合線條與墨韻,剛柔并濟;傅益瑤以海外視角再現唐詩宋詞中的江山;胡明哲的巖彩肅穆純凈;山丹的版畫融合自然與想象;張弛以南極創作為山水畫注入新意;李江峰、劉麗萍、孫肖嘉、毛冬華、劉銳、周胤辰皆以不同方式頌詠祖國的大好山河。
“抒:家國情懷”部分,吳慧明的雕塑贊美勞動者;林藍以“金版水墨”提煉花鳥精神,寄寓深情;潘纓以馬賽克式水墨再現女性形象;周思旻融合東西雕塑語言,形式優美。李傳真關注務工群體,結合素描與傳統線條,刻畫真實人生;沙永匯以木刻描繪時代建設;安佳、鄧柯、謝曉虹、朱智偉、唐天衣皆從不同角度表達家國深厚情感。
“歌:時代芳華”展現女性藝術的多元個性。徐樂樂筆下線條流暢、造型古拙;馬小娟的都市題材氣韻生動;唐秀玲革新工筆重彩;韋紅燕畫面夢幻;王德芳工筆祥瑞精湛;鮑鶯、康蕾、沈允慶、徐冬青、方李、潘文艷皆以不同媒介傳遞時代美感。
“贊:大愛無疆”中,陳雅丹作品以南極、羅布泊經歷入畫,少女形象絢爛自信;王迎春作品融合東西方,回歸愛與美;任麗君作品色彩濃烈、造型樸拙;孔紫歌詠勞動者將戈壁變成綠色森林;閆平作品充滿東方詩意與偉大母愛;潘金玲、池灝、申卉芪、羅玉鑫以生動的視覺形象,贊美自然、人間大愛。
![]()
![]()
![]()
![]()
展覽現場
“從她們身上,我們看不到年齡與性別的局限,反而感受到持續迸發的創新意識與探索精神。尤其令人動容的是,許多老藝術家在題材、手法與觀念上仍不斷突破,展現出與時代同頻、與國家共進的創作姿態。中青年一代藝術家則展現出更加開闊的視野與文化底氣。藝術表達上,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既尊重自然屬性的差異,又強調作為人的共通情感與社會責任。藝術語言上,既有細膩柔和的視角,也有雄渾有力的筆觸,展現出豐富而立體的藝術面貌。總之,中國女性藝術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時代,也書寫自己。”徐漣總結道。
上海海派藝術館自成立以來,以一系列高質量展覽積極參與上海當代城市文化建設,在多元藝術潮流中凝聚共識、打動人心。“江山·人民”系列展覽作為海派藝術館自主打造的重要學術品牌,自2023年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從首屆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到第二屆油畫專題展,再到本屆聚焦女性藝術家的綜合性大展,展覽始終堅持以學術為基、以人民為中心,逐步構建起一個具有辨識度與影響力的藝術展示平臺。本次展覽不僅是海派藝術館深化“為時代立傳,為人民謳歌”藝術理念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更是對中國女性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
部分參展作品欣賞
![]()
何韻蘭 《生命之源》綜合彩墨 160cm×100cm 2017年
![]()
張馳 《都市之光》 紙本設色 240cm×115cm×3 2024年
![]()
安佳 《高原人》 麻紙設色 92cm×180cm 2020年
![]()
林藍 《梅堅如鐵 武漢 2020》 紙本設色 211cm×171cm 2020年
![]()
毛冬華 《上海外灘故事》 紙本水墨 236cm×196cm 2022年
![]()
池灝 《陌上花開1》 鑄銅著色 130cm×60cm×40cm 2019年
![]()
周思旻 《思》 樹脂著色 100cm×50cm×100cm
![]()
閆平 《苦情》 布面油畫 200cm×180cmx2 2021年
編輯 | 楊曉萌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