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躺著賺錢”的日系車開始迎來陣痛。近期,日系車三巨頭相繼發布的本財年一季度(2025年4月1日-6月30日)財報顯示,三家車企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利潤下滑問題。
但是即使是統稱為日系三強,它們的實力壓根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在燃油車時代,三強的市場表現和營收雖然也有差距,但是似乎沒有人去在意這些差距,還是將它們當成一個水平線的車企。但是隨著銷量下滑,中國新能源汽車猛烈沖擊日系品牌,三者的差距,開始原形畢露。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潮水褪去之后,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三大車企之中,豐田汽車的銷量雖然有所下滑,但是還是最穩的,今年第二季度,豐田全球交付量達241.1萬輛,同比增長7.1%,規模超過本田(83.9萬輛)與日產(70.7萬輛)之和。上半年豐田總銷量突破550萬輛,穩居全球車企銷量榜首。
![]()
再看中國市場的銷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許有車企離開中國市場還能活的很滋潤,但是沒有哪家車企舍得放棄這塊大蛋糕,退出往往都是迫不得已,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新能源轉型的潮流下,中國汽車品牌快速崛起,但是日系車企的轉型速度較慢,銷量不斷出現下滑。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7月日系汽車品牌在華零售份額為12.9%,雖同比持平,但較巔峰期已經腰斬,今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31.52萬輛,同比下滑24.2%;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27.96萬輛,同比下降約17.6%。
![]()
而豐田汽車這邊,銷量卻止跌下滑,上半年在華銷量達83.77萬臺,同比增長6.8%,是近四年首次同比增長。其中,一汽豐田共銷售37.78萬臺汽車,同比增長16%;廣汽豐田的銷量則達到34.48萬臺,同比增長2.58%。
說完了銷量,再看營收和凈利潤,本財年第一財季,豐田凈利潤同比下滑36.9%,降至841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7.04億元)。營業利潤收窄至1.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5.93億元),同比下滑11%;本田凈利潤為170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2.4億元),同比下降50.2%。日產凈虧損1157.6億日元,成為唯一虧損企業。
![]()
從上面的數據也能看出來,三大日系車企,在銷量和營收規模方面,根本不是一個梯隊的,而在面對新能源浪潮的沖擊,三大車企的應對態度也不一樣。
三大車企之中,豐田汽車的轉型最為積極,首先是認識到了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缺啥補啥,智駕不行就和Momenta合作,車機不行就和華為合作,推出的鉑智3X、鉑智7等車型,競爭力很強,另外,豐田還推出了首席工程師制度,中國工程師作為首席工程師,還打算推出增程式車型,真的可以說是很努力在進行新能源轉型了。
![]()
日產汽車次之,曾經的日產聆風是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也是零自燃的產品,但是此后一段時間,日產汽車的新能源轉型似乎并不堅定,但是在日產N7(參數丨圖片)之后,日產汽車似乎開竅了,日產N7這款車來自日產純電平臺,高配版本搭載Momenta智駕,性價比極高。
![]()
本田汽車相對而言,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有些動作遲緩,主要問題是還是有著燃油車時代的路徑依賴,新款車型P7和S7,主要的宣傳點還是被動安全、操控性,而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主要的賣點都放在充放電性能、零百加速、輔助駕駛和人車交互了,在這方面,本田汽車必須要加把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