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一、 戰略落子:中國成為馬自達全球EV出口“新樞紐”
全球汽貿網資訊,近日,馬自達與其在華合資伙伴長安汽車共同宣布一項關鍵戰略:將通過位于中國的合資公司——長安馬自達,從2026年年中開始,向澳大利亞市場出口純電動轎車Mazda 6e。
這絕非一次簡單的出口業務。它標志著,馬自達正式將其中國合資工廠升級為面向全球的電動汽車生產和出口樞紐。無獨有偶,就在今年4月,馬自達已開始從中國向歐洲出口同款車型。
![]()
圖片來源:汽車新聞
二、 “中國智造”的勝利:為何是這里?
即將出口的Mazda 6e(中國市場名為EZ-6),是馬自達與長安汽車共同研發和打造的首款電動車型。
馬自達看中的是中國合作伙伴在電動車領域的核心技術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利用中國世界級的制造能力和供應鏈成本優勢,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動車,從而提升其全球價格競爭力。
而如今,中國本土市場需求放緩,擴大出口還能有效提升工廠產能利用率,緩解經營壓力,實現“一舉多得”。
可見馬自達的這一決策背后,既有現實的考量,也有精準的計算。
三、 獨一無二的“破局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馬自達目前仍是唯一一家在中國本土研發電動車并銷往海外的全球性的海外汽車制造商。
雖然福特、起亞、現代和通用等也從中國出口汽車,但都是燃油車。
這意味著,馬自達已不再僅僅將中國視為一個銷售市場,而是其全球電動化轉型的“研發中心”和“制造大本營”。這一步,它走在了所有國際競爭對手的前面。
四、 絕非個例:日系車的集體戰略轉向
馬自達并非孤例,它的同行正在采取相似路徑。
日產汽車已在4月宣布,將與東風集團合作,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開始出口兩款電動化車型(N7純電轎車和 Frontier Pro 插電混動皮卡)。
一場由日系車企主導的“在中國,為世界”的電動化反攻戰略,已清晰可見。
結語
馬自達的抉擇,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
中國汽車工業的角色正在發生歷史性轉變——從一個巨大的“市場”,升級為全球電動汽車的“技術策源地”和“制造輸出極”。
這不僅是馬自達的自我救贖,更是“中國智造”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地位躍升的最佳證明。當“Made in China EV”開始席卷世界,一場好戲,正要上演。
(編譯:全球汽貿網Lyra)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