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感覺自己跟HR說錯話了,要被京東競業了。
我:想問下自己會被競業么?
HR:你不是準備去小公司么?應該沒什么影響的。
我:小公司只是在大公司進不去情況下一個保底,有機會還是要看下。
HR:那你打算去什么公司呢?
我:還沒確定呢,先看看。
HR:嗯......。
談完之后就后悔了,好在這位網友最后有驚無險,沒有被啟動競業。這可能跟他的職級比較低有關,P6。
然而下面這位網友就沒有那么好運了,離職被告知啟動競業限制,為期6個月,每個月發補償金9650元。標準為扣除五險一金后剩余的20%。
![]()
![]()
![]()
大喇叭重點解釋下關于競業被問最多的幾個問題?
1、競業協議是否可以不簽?
不能,除非你不想入職。一般到了這個環節估計你其他offer該拒的也拒了,所以還是會簽。競業協議在入職時和勞動合同一起簽署,一般會在后面單獨一份協議。如果你要仔細看,密密麻麻的好幾頁小字估計需要個十幾分鐘。這時候HR會催你,大家都一樣,趕緊去簽。于是很多人會簡單看一下就直接簽字了。
2、競業由誰決定是否發起?
現在大廠入職都會簽競業協議,所以在理論上每個人都有被競業的可能。但是實際操作中,是否啟動要看你的崗位和主管之間的關系,其次還有hrbp的建議。
總的來說,最終決定權在直屬leader和hrbp手上,以直屬leader為主。但其中有兩個方向必競(幾乎不受領導和HR的影響),核心業務或拿了股票。
3、什么時候知道自己是否被競業?
離職時一般會被告知是否被競,如果離職未被告知,幾乎就不會了。比如,大喇叭所在的大廠,線上發起OA申請離職,流程走到HR那里后,會通知你是否啟動競業。如果通知的話,會在線上發起《競業限制協議執行確認書》,協議里面明確了每月補償金額及限制時間。競業時長有時候會被企業提前解除,員工也可以主動協商提出解除。
需要注意:如若公司三個月內沒有支付競業費,競業協議會自動作廢。但這里面有個坑,那就是某大廠會把股權折合成競業賠償,所以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協議內容或者和HR溝通。
4、競業范圍
涵蓋了幾乎有相關業務的競對公司,并且還限制了個人創業的范圍。有些大廠競業限制范圍不僅局限在國內,連國外的知名大廠也會覆蓋。曾經看過一家大廠和員工的競業糾紛,該大廠在解釋競業范圍時,開頭就是本公司作為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
競業期內,每個月會有回訪。讓你線上提供一些證明資料(社保、在職證明等),遵守了競業協議。
5、違反了競業協議會怎樣?
賠償至少是月均工資的24個月總和,有些公司還會索要領取過的股權收益和律師支出等。
近些年,競業有被濫用的趨勢,企業頻繁使用競業限制員工流通。并且員工也把此當作“武器”,對特定對象進行打擊報復。
案例一、疑似阿里員工舉報跳槽來的前拼多多員工,導致其違反競業被發現。
![]()
案例二、某大廠員工,被新來的主管“惡心”離職了。他上家公司在華為,匿名入的職,應該是為了規避競業限制。目前已經掌握了主管真實姓名和華為工號,既然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他過好,已經向華為投訴了。
![]()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