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叩門到成功敲開,歷經7次,歷時21年,奇瑞曲折的上市之路,終于快迎來敲鐘時刻了。
9月7日,港交所官網顯示,奇瑞汽車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后續招股書。這意味著奇瑞已跨過港股IPO的第二道關鍵門檻,進入上市沖刺階段,奇瑞也或將成為今年港股最大的汽車IPO。
![]()
市場消息指出,奇瑞或于本周開啟預路演,計劃募資約15億至20億美元。回望奇瑞上市的來時路,不免令人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接下來,奇瑞無疑將進入更廣闊的平臺,邁入全新發展階段。這也讓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加速達成其2025年最重要的核心目標之一。
為什么是現在?
作為國內少有的沒有上市的汽車集團,奇瑞上市不易眾所周知,但港股這次為什么向奇瑞敞開了大門?
港股市場素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這些“聰明錢”看重企業的基本面和長期價值。奇瑞能夠通過聆訊,絕非取巧。
首先,港股需要新的“定海神針”。近年來,港股市場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傳統金融與地產板塊承壓,市場迫切需要能夠代表中國高端制造業新實力的“新物種”來提振活力。
![]()
奇瑞全棧自研的技術體系、卓越的出海能力、清晰的新能源轉型路徑,恰好為港股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稀缺的中國高端制造標桿標的。
其次,業績是最好的通行證。根據招股書,奇瑞2024年營收高達2698.97億元,同比增長65.4%;凈利潤達143.34億元,同比增長37.2%。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營收和凈利潤繼續保持超過24%和90%的高速增長。這份逆勢上漲的業績,在全球汽車行業都堪稱耀眼,為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價值錨點。
如果只有一個理由讓國際資本市場心動,那必然是奇瑞無出其右的全球化能力。
奇瑞已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2024年,奇瑞出口銷量達114萬輛,占其總銷量的比重超過40%。2025年8月,奇瑞單月出口量更是創紀錄地達到13萬輛。
![]()
更重要的是,奇瑞的出海,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貿易模式。其在全球建立了10個生產基地和15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實現了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再到“走上去”的跨越。
這套成熟的全球化體系和品牌認知,為奇瑞規避單一市場風險、獲取全球增量紅利提供了可能,這正是國際投資者極為看重的稀缺價值。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奇瑞在新能源轉型上確實曾“起大早趕晚集”,但這并沒耽誤奇瑞一邊在海外拓展一邊在新能源上蓄力。而這也正好讓資本在新能源時代,看到了奇瑞的爆發力。
今年,奇瑞新能源銷量更是呈指數級增長。2025年1-8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近50萬輛,同比大增81.8%,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新能源收入占比也從2022年的13.2%,快速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7.3%。
奇瑞的新能源攻勢采取多品牌戰略全面覆蓋市場。其中,風云(參數丨圖片)序列主打大眾市場,iCAR品牌指向年輕潮流群體,與華為合作的智界(Luxeed)主攻高端智能轎車市場。
![]()
而奇瑞的“技術宅”形象,也在新能源領域得到了延續和深化,其技術布局非常全面,且處于引領或前列。
比如混動,這是奇瑞的一大優勢領域。奇瑞鯤鵬超能電混CDM,其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8%,變速箱傳動效率高達98.5%。搭載鯤鵬超能電混CDM的風云A9L等車型,實測綜合續航能超過2500公里,虧電油耗低至2升/百公里。
奇瑞的增程技術則注重高效和靜謐,其鯤鵬黃金增程CEM,具有高油電轉化效率和高熱效率,配合低至39分貝的NVH表現,使增程車的駕駛品質得到提升。
![]()
純電領域,奇瑞的EOX純電平臺支持800V高壓架構,自研的鯤鵬6C超快充電池能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400公里”,與寧德時代合作的神行超充電池,在零下10℃的低溫環境下,30分鐘也能將電量充至80%。還有計劃在2026年量產續航1500公里的全固態電池,這些技術正推動奇瑞在純電市場也展現優秀勢能。
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則讓奇瑞智界車型在智能化體驗上直接躋身第一梯隊。這種“強制造+強智能”的合作模式,也正成為其快速補強智能化短板、應對未來競爭的高效路徑。
新的考驗正在開始
成功上市對于奇瑞而言,不單是資金的補給,更是發展模式的催化。未來的奇瑞,或將經歷三大戰略躍遷:
一是從“技術自研”到“技術眾創”的開放躍遷。奇瑞深厚的自研底蘊是其“壓艙石”,但未來競爭是生態的競爭,奇瑞需要從過去的技術“自研者”,轉型為協同技術與生態的“集成者”。
二是從“產品出海”到“標準出海”的價值躍遷。奇瑞已成為中國汽車出海的標桿,但下一步的關鍵在于能否實現“標準出海”。奇瑞在海外市場,還要更多地實現輸出其技術標準、服務體系乃至商業模式,從而獲取品牌溢價和產業鏈的更高價值。
![]()
三是從“汽車企業”到“科技公司”的身份躍遷。港股市場給予科技公司的估值遠高于傳統制造企業。奇瑞的終極目標,是撕掉“汽車制造商”的標簽,蛻變為一家“為全球用戶提供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這意味著其估值邏輯將不再局限于銷量與利潤,而是其技術的授權收入、軟件服務的訂閱收入和生態數據的價值,這將為其打開無限的想象空間。
這條轉型之路注定布滿挑戰,但憑借上市帶來的資本助力、品牌背書和治理升級,奇瑞已經拿到了入場券。我們有理由期待,奇瑞將在全球舞臺上譜寫新的篇章。
當然,奇瑞也會面臨隨之而來的更多挑戰。
首先,資本市場的業績對賭剛剛開始。上市意味著奇瑞必須持續向資本市場交出高增長的成績單。其新能源業務如何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盈利”,將是下一階段的核心考題。
其次,奇瑞的高端化與品牌溢價仍需突破。無論是星途還是智界,奇瑞必須突破品牌高端化遭遇的瓶頸。如何提升品牌溢價,而非長期依賴“性價比”標簽,是奇瑞必須解決的問題。
![]()
最后,全球市場的博弈更加復雜。隨著奇瑞海外銷量基數繼續擴大,奇瑞必然更深入地卷進全球汽車產業的激烈競爭,并可能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挑戰。
這些都是奇瑞必須經過的考驗,但奇瑞最不怕的就是千錘百煉,最不缺的就是直面風浪的勇氣和逆流而上的韌性。21年上市長征,7次叩門都經歷了,都沒有放棄,終得夙愿所成,想必接下來的“大航海”征途,奇瑞只會更堅定地一往直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