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之前中國會試射巨浪2,原來是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已經服役了。
![]()
作為當前中國公開的最先進的潛射洲際導彈,巨浪3可攜帶9-10枚左右的分導核彈頭,最遠射程達14000公里左右,在南海就可以覆蓋美國全境。
巨浪3+094的組合,將極大增強我國的核威懾力。
其中094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二代戰略核潛艇,自2007年首艇服役以來,其技術細節長期處于保密狀態。該艇長133米,水下排水量達12000噸,最大潛深300米,可搭載12枚潛射洲際導彈。與上一代092型相比,094在靜音性能、傳感器系統和推進技術上實現跨越式升級:
![]()
有些網友認為,我們094的龜背實在是太明顯了。
龜背” 破壞了潛艇的流線型外形,增加了水的阻力,導致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速度降低,據資料顯示,一般體積的龜背將導致潛艇損失 10% 左右的航行速度,機動性也會受到影響。
龜背與艇體之間會形成凹穴,在航行時容易產生強烈的紊流和水動力噪音,還會使潛艇在高速航行時,方形流水孔產生大量漩渦和涓流,增大噪聲,降低潛艇的隱蔽性。
這個隆起的龜背里,其實設計的是一個12個巨大的導彈發射筒,可攜帶12枚巨浪3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關于這個龜背的存在,其實也是一個無奈。
我國地理位置決定了,潛射彈道導彈的射程必須超過1萬公里,因此導彈尺寸小了不行。而核潛艇內部空間有限,難以將導彈完全容納在艇體內部,需要在背部設置 “龜背” 來容納導彈發射筒及相關設備。
![]()
再有一個就是制造大直徑耐壓殼體雖非絕對障礙,但要在不增加過多排水量的情況下,容納大型導彈和滿足其他性能要求存在困難。此外,還涉及小型化大功率核反應堆技術,若無法突破,就難以通過增大艇體直徑來消除龜背。
俄羅斯水下戰略核威懾的主力,幾十年來也是帶有龜背的德爾塔-4核潛艇。蘇聯時期在核潛艇技術發展過程中,受當時工業基礎和技術水平的限制,難以制造出能完全容納所搭載潛射導彈的大直徑耐壓殼體。而且當時蘇聯的潛射導彈技術也在發展階段,導彈尺寸無法進一步縮小到能適配較小直徑的潛艇耐壓殼內,所以采用龜背設計來搭載導彈,以盡快形成海基核威懾能力。俄羅斯也是長時間沿襲了蘇聯的武器,直到2013年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的出現,俄羅斯的戰略核潛艇才沒有了龜背。
而且強行取消龜背,那就會導致094的服役時間起碼要晚上10年,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海域十分遼闊,起碼在西太平洋,美軍的大黑魚就一直虎視眈眈,所有中國迫切需要戰略核潛艇坐鎮。
雖然094不算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但是好在我們的巨浪3足夠先進,目前,中國的六艘094核潛艇采用輪值的方式從海南常駐南海進行“近乎連續”的巡航。美軍宣稱,常駐在南海的核潛艇已經搭載12枚巨浪3,火力覆蓋美全境,這對于美國而言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這也意味著如果美國和中國發生戰爭,陸基導彈和系統被摧毀,中國常駐在南海的核潛艇依然能夠進行核反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