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馮玉祥的西北軍最終分崩離析,成為碎片化狀態;其中除直接潰散的部隊外,還有相當多的人馬仍保持建制。
這些西北軍此后基本都被收編、改編,納入了南京方面的統一番號;因此自1930年后,統一的西北軍整體已經不復存在,但西北軍的各分支卻留下不少。
比如宋哲元的第29軍、孫連仲的第26路軍,以及在中原大戰前就投靠老蔣的韓復榘部第3路軍等。
實際是除了上述比較有名的幾個西北軍分支外,當時還有不少西北軍單位,比如梁冠英的第25路軍。
![]()
梁冠英,1895年出生于河南偃師,1913年馮玉祥到河南招兵時,梁冠英應征入伍,此后便長期追隨馮玉祥部四處征戰。
1924年,馮玉祥部擴為國民軍第1軍后,梁冠英已擔任團長,后又隨劉郁芬遠征甘肅;國民軍五原誓師后,梁冠英長期在孫良誠麾下任職,擔任旅長、師長,東出陜西、河南作戰。
至1930年中原大戰時,梁冠英為第二路總指揮兼第1軍軍長,率部與中央軍第11師等嫡系部隊作戰,且屢屢獲勝,戰斗力較強。
因此當西北軍因各方面因素最終失敗時,梁冠英麾下還保有相當實力,并撤駐于鄭州以西。
此時西北軍已經大敗虧輸,且生活極為困頓,吃穿都成問題。
梁部士兵已出現攜械潛逃的情況,軍官則要求梁想辦法,找出路,最終梁冠英決定投靠老蔣,并接受第25路軍總指揮的任命。
![]()
路軍是當時一種特殊的編制狀態,通常授予地方實力派,級別在軍以上。
第25路軍之下便有第31軍的番號,該軍之下的主要戰斗部隊則是第32師,因此梁冠英既是第25路軍總指揮,又是第31軍軍長,還是第32師師長。
第32師,為三旅九團制師,轄第94旅、第95旅、第96旅;其中除王修身旅出自張自忠師外,其余均為梁的本部。
除了第32師外,第25路軍還有獨立第5旅,最早亦為三團制旅;故而梁冠英部當時總計有4個步兵旅,12個步兵團。
除了第32師和獨立第5旅外,當時梁部還轄有大量直屬部隊,計有:
![]()
手槍團(正式稱號為特務團)、炮兵團、騎兵團、迫擊炮團,以及若干直屬營,全部官兵有20000多人。
因為當時第25路軍、第31軍、第32師師長都是梁冠英,所以實際上只有一個指揮部,因此上述的直屬團實際也就掛在了第32師的名號下。
相較于當時被改編的西北軍其他部隊來說,梁冠英部的規模不算大。
而且這只是改編之初,基于其原有實力基礎上的“現實承認”;但當形勢穩定之后,老蔣對這些西北軍自然就要進一步壓縮編制了。
據梁冠英所述,1931年4月時,老蔣就派出了一個檢閱團到第25路軍中,實際任務就是削減縮編,將迫擊炮團、騎兵團和5個營的編制砍掉,裁減6000余人。
1935年5月,老蔣再次下令梁冠英部縮編,各戰斗旅均裁去一個步兵團,改為二團制旅;這次梁冠英部又裁去了4個團,被遣散官兵約3000人。
![]()
此后,該部炮兵團亦被收歸中央軍、獨立第5旅亦脫離建制。
再然后,梁冠英本人也被迫辭去第25路軍總指揮,此后該路軍番號撤銷,余部全部整合到第32師建制內,并由不屬于梁系的原第96旅旅長王修身繼任師長。
自此,存在約6年時間的第25路軍便被徹底分化瓦解,所留下的部隊亦各奔東西。
當然,上述信息是梁冠英在多年后回憶所寫,梁本人在文末亦說:時隔年久,掛漏之處,在所難免。
所以關于第25路軍的分化整編,亦可從檔案資料方面進行對照。
據1934年10月國民黨軍的實力數統計顯示:
第32師(含各直屬團、營)總計有官佐1091人、士兵14652人;獨立的5旅有官佐352人、士兵4731人;全軍合計官兵總數20826人。
![]()
但到了1935年時,梁部的實力迅速萎縮。
其中第25路軍有官佐128人、士兵264人;第32師(含各直屬團營)有官佐860人、士兵9722人;獨立第5旅有官佐218人、士兵2449人;全軍合計官兵總數13641人。
前后兩組數字對比,相差人數約7185人。
結合梁冠英所說的兩次裁軍歷程,似乎第一次裁軍的人數才應該是3000人,因為當時所涉及的騎兵團和迫擊炮團本身所占兵力并不多,實際是騎兵縮編為連,迫擊炮團縮編整合進了炮兵團,也不是把人全裁掉。
如此再加上5個不知何種性質的營,大約3000人可能比較合適,但絕對到不了6000人。
而第二次裁軍,因為直接砍掉了4個步兵團,每個團大約是1500人左右,這才能對照6000來人。
另外,當時再有些其他減員(因在戰斗狀態),所以再少個千把人,就跟檔案所示的員額縮小7000多人對上了。
![]()
因此,時隔多年之后,梁冠英大概是將兩次裁軍的兵力規模記混了。
當然,這兩次裁軍并不是結束。
1935年11月時,特務團縮編為特務連,其余兵力補充各團。
當時第32師有原騎兵團縮編而來的騎兵連、特務團縮編而來的特務連、另有工兵營、輜重營、炮兵營似乎是從炮兵團中抽調第2營(山炮)所編,步兵則有二團制的第94旅、第95旅、第96旅;獨立第5旅亦為二團制;另外還有二營制的炮兵團。
到1936年時,第25路軍番號撤銷;獨立第5旅撥歸衛立煌部、炮兵團也收歸中央軍,第32師由王修身接手后,進一步改為二旅四團制師(外加補充團),此即為全面抗戰前的原25路軍各部歸屬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