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者訊,7月底小集曾發文近期小型張版塊持續發力,不少打折小型張可以說是飆漲!不少玩生肖鈔的幣商也加入了小型張的掃貨之中。
行情上漲 又到新郵預訂期?
其實這相信是大多數郵友的看法,但客觀來說,郵總現在越來越難推動郵市的變化,最終市場行情,完全還是完全市場的變化。
比如按需訂量的《西游記五雙聯》,目前市場成交價已漲至70元!收購價在68-72元之間!
![]()
![]()
而這些都是當時20元隨便預訂的品種,郵總手上根本沒有貨,但市場仍然大漲50元!這種發行模式也是給了市場更多的信心,根本不用擔心一級市場放貨,而影響市場行情。
要知道,新郵套票幾乎都在打折,誰會為了小型張品種,而投資預訂新郵,大家學費都交夠!因此客觀來看,小型張品種上漲,也刺激不了新郵預訂的量!
郵票發行還是應該減少新郵預訂的泡沫,地方公司取消新郵預訂考核,同時開放按需預訂,讓郵票發行盡量可以滿足供需平衡。
小型張破圈!?
而本輪小型張上漲的契機,感覺主要是因為受近期蛇鈔暴雷事件影響,不少投資者,注意力被封神小型張吸引,轉向郵票市場!
而郵票市場低位的品種很多,不少小型張破發!像《洞庭湖》小型張《張仲景》小型張。上個月還是4塊多的《洞庭湖》小型張!目前大量的8元的求購盤!
![]()
![]()
而大宗成交價來到8.5-9.18元!
![]()
根據大宗互動上的漲幅表來看,小型張漲幅確實猛!
![]()
至于小型張會不會因百張評級,成為郵市的投資標準品,這個只能用時間來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集郵市場,與以往完全不同了!
郵市投資風向已變化
目前套票市場沒有起色的原因之一,小集認為有幾種:一品種太多了、二不方便交易,每種清點費時費力,因此投資者比較頭疼。
而量少的特供郵票品種,雖然發行量少,但沒有量,郵幣商主力,更難收到量,因此也被郵幣市場慢慢忽視的品種了。除了按需定量全量預售的品種外,大宗市場也不太受關注,說明量太大不行,量太少也不行。這也是當下市場的現狀!
而小型張品種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每年最多發行3-4個品種,在縮量后,每個品種就5-7萬刀,有不少郵友們收藏的只買不賣,因此流向市場可供交易的預計量更少,同時隨著百張評級的助力之下。小型張成為標準品,對于市場交易便捷性大幅度提升!也讓其投資屬性有所增加。
但當下市場變化,與郵票發行并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純是市場行為,還是應該走按需定量發行之路。
當然如果聊到新郵預訂,2026年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大版預訂戶口解脫,可以選擇預訂大版郵票或大版年冊,大版郵票就是首日到貨,讓市場先有大版郵票,這樣大版郵票才會有市場。而大版年冊,依然可以年冊取,同套全同號,全年尾三同,讓有大版資格的郵友自由選擇。
而對于大版資格敞開供應,目前對于中國郵政來講不現實,對于花高價購買過大版資格的郵友也不公平,雖然說全球就我們特色的郵票預訂機制,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集郵市場。考慮問題還是要大局觀,站在自己立場,也同時要考慮其它郵友的利益。
小型張的品種上漲,對于普通郵友來講,或許仍不痛不癢!畢竟全年郵票,不僅僅是特定的幾枚小型張。因此套票的破發,仍傷害郵友們的心態。容易被負面情緒帶偏,失去愛好的快樂。
對于集郵行業當下的支撐,小集寫過文章如果沒有國家普遍服務的支持,大量郵票貼包裹下,郵票行情更沒有了下限。有了下限,如何讓郵票不破發,尤其是套票,那就是2026年新郵預訂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了。
減量已經差不多了,再減更沒有市場了,量少品種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按需定量或許才是郵票發行最應該探索之路。集郵總也開始招募特許商了,一切一切的改變,希望集郵行業都慢慢從負面輿論的漩渦,重新一步一步走向健康發展之路吧。
以上!
來源: 集郵者
免責聲明:本文章源于互聯網公開信息,不代表本平臺最終觀點
注:以上為中國郵政集郵網廳入口,本號僅提供資訊及直達入
↓↓↓ 辨 偽 研 究 必 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