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口難補,美零售業(yè)陷圣誕危機!
美國國家零售聯(lián)合會最新數(shù)據(jù)揭示了一記重擊:6月美國進口量同比暴跌8.4%,遠超預期。這把關稅大刀,最先砍向中國商品——電子產(chǎn)品進口銳減9%,僅筆記本電腦就少了18萬臺。戴爾、惠普的代工廠在深圳堆積如山的集裝箱,卻不敢發(fā)往洛杉磯,因為每臺電腦因關稅暴漲120美元成本。服裝進口更慘,中國牛仔褲、T恤進口量驟降14%。
![]()
美國政客們曾寄望越南、墨西哥等替代來源,現(xiàn)實卻狠狠打臉。墨西哥想填補家具缺口,但70%木材依賴中國,關稅導致木材成本暴漲17%,最終墨西哥家具價格反超中國8%,6月進口僅微增3%。越南制鞋業(yè)想搶份額,卻受制于中國造的機器和皮革原料,運動鞋對美出口價格暴漲11%,進口量僅增5%。
![]()
供應鏈斷裂的骨牌正加速倒下。沃爾瑪6月進口訂單砍掉15%,服裝區(qū)貨架空空如也;Target被迫將舊款家具重新上架,價格卻暴漲18%。洛杉磯港6月集裝箱吞吐量反常下跌7%,碼頭吊機閑置,零售商采購總監(jiān)們拍桌怒吼:“圣誕樹下可能只能擺空盒子了!”
![]()
更殘酷的是,民眾正為這場政策鬧劇買單。美國服裝零售價同比暴漲5.3%,一條中國產(chǎn)純棉T恤從25美元飆至32美元;布藝沙發(fā)因供應短缺漲價9%,消費者只能推遲購買計劃。美國商務部已偷偷將下半年進口增幅預測從3.5%調至-1.2%,承認“關稅導致進口商不敢下單”。
政客們鼓吹的“制造業(yè)回流”更淪為笑談。美國本土生產(chǎn)一條牛仔褲的成本是中國的3倍,紡織業(yè)熟練工缺口高達8萬人。墨西哥工人想來支援,簽證卻要排隊6個月。當政策制定者沉迷于揮舞關稅大棒時,美國供應鏈的池塘正因失去中國這個“進水口”而加速干涸。 這個圣誕季,美國人或許真要在空盒子堆里領悟全球化的真實分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