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看到孩子又雙叒叕流鼻血,家長心里難免天人交戰:
“不可能,我們沒做錯任何事,絕對輪不到我娃身上!”
“啊!樓上有人家裝修氣味好重,萬一真是白血病怎么辦?”
出于種種原因,白血病總是很頻繁地出現在影視劇中,而且總是從流鼻血開始發現。
![]()
韓劇《藍色生死戀》女主就是罹患白血病
我們兒科醫生也總是會被憂心忡忡的家長問到流鼻血和白血病的關系。
![]()
白血病和流鼻血有關系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嚴重或頻繁流鼻血,確實是白血病的表現之一。
白血病其實是一種血液系統腫瘤,患者造血組織(骨髓)會發生異常,生產大量異常的血細胞。比如兒童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就是骨髓一下子生產了太多白細胞,導致其他重要的血細胞無法正常生成,如負責凝血功能的血小板、運送氧氣的紅細胞。

圖 血小板促進凝血
當人身體里的血小板低于一定的數量,就會出現嚴重的自發出血,如鼻腔出血、牙齦出血等。不僅出血時間長、還不容易止血。
但是作為家長,我們并不需要看到孩子流鼻血就輕易懷疑白血病。
一是白血病本身并不屬于常見病,每10萬名兒童中大約只有4-5人發病,孩子得白血病的概率相對比較低。
二是白血病牽連甚廣,如果真是白血病,通常不會只有流鼻血一個早期癥狀。除了局部出血之外,還可能出現發燒、精神不振、身體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三是鼻出血(俗稱流鼻血)在兒童期發生率非常高。鼻腔血管豐富而又脆弱,本身就容易成為出血點,兒童鼻腔發育不完善。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孩子出生頭幾年通常至少會流一次鼻血,甚至可能流很多次。一些學齡前的小朋友,一周之內可能要流幾次。
要是每次流鼻血都擔心白血病,那日子可沒法過了。對于絕大多數吃睡正常、精神狀態良好的小朋友來說,流鼻血大概率不是白血病導致的。
![]()
那孩子為什么經常流鼻血呢?
鼻出血可能由很多原因導致,了解這些原因也就能夠針對性預防:
孩子長期處于干燥環境,鼻內粘膜脆弱易破損。
預防方案:在孩子房間放一個加濕器,濕度保持在50%-60%為宜。
孩子喜歡挖鼻孔,導致鼻腔機械性損傷。
預防方案:平時家長要教育孩子少挖鼻孔,同時適時幫他們剪指甲,防止損傷。
鼻外傷,比如孩子摔倒磕到鼻子。
預防方案:讓孩子平時走路多看著點腳下,運動時做好面部的防護,如戴頭盔面罩。
鼻腔腫物,比如鼻息肉、鼻腫瘤等。
預防方案:在家定期觀察孩子鼻腔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送醫。
藥物的原因,比如長期使用抗凝血的藥物。
預防方案:遵醫囑用藥,不自行濫用、亂用藥物。
除了上述原因,孩子反復流鼻血還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局部表現。就像前面提到的白血病一樣,如果孩子除了流鼻血并無其他不適,家長一般無需過分擔心。
特別注意,鼻出血的原因不包括“體虛”或是“上火”,因為流鼻血而給孩子“進補”或者喝藥“降火” 都是不可取的,反而有可能造成孩子出現肝、腎損害。
![]()
孩子流鼻血,需要送醫院嗎?
一般情況下,孩子如果能及時止住血,且無其他不適癥狀(如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則不需要送醫院,居家處理即可。
如果出血量較小,一般兩三分鐘就可以自行止血。
如果出血量較大,則讓孩子身體稍微前傾,用拇指按壓出血側的鼻翼,按壓 5 分鐘左右,然后松開拇指,看看止血了沒有。如果沒有止血可以再按壓 5 分鐘以后再觀察。如果仍然沒有止血,就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診。
![]()
切記!千萬不要讓孩子仰頭止血,那樣血液容易從喉鼻口流到口咽部引起誤吸。
也不要往孩子鼻子里塞紙巾或其他任何物品,那樣會增加孩子鼻腔異物感染的幾率。
有的家長可能會用冰袋外敷,如果孩子不十分抗拒,也是可以嘗試的。 只不 過要記得,別讓孩子皮膚直接接觸冰袋,中間要隔個毛巾,防止局部皮膚凍傷。
![]()
醫生媽媽寫在最后
暑假期間,正是孩子放開手腳玩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容易磕碰受傷流鼻血。家長能做的,除了教給孩子正確的止血方法,便是放平自己的心態。 誰小時候沒有流過幾次鼻血呢?
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有科學的理論支持,幫孩子排掉了不少民間土方法(鼻孔插蔥、腳底板敷蒜泥什么的...)的雷。
守護孩子,憑的不僅是為其牽腸掛肚的親人之愛,還有科學、靠譜的循證育兒知識。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7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圖片來源包圖網、soogif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