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在我國,西藏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省區,雖然轄區面積高達120.28萬平方公里,放眼全國也僅次于新疆高居前二,但其常住人口卻只有370萬,是我國人口最少的省區之一;
名副其實的地廣人稀!
![]()
西藏地廣人稀
但是,由于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擁有極為特殊的氣候和環境,西藏雖然地廣人稀,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
一方面,西藏的特殊地形,使得其成為我國西南方向的重要屏障;
另一方面,包括雅魯藏布江、恒河以及印度河在內的很多世界大河,也都發源于西藏境內的青藏高原,使得其水資源和水能資源都非常豐富,成為我國未來開發的重點區域。
![]()
我國西南地區部分水系圖
而針對西藏的這兩大優勢,我國也規劃建設了大量的基建工程,當中規模最大的兩個,恰好成為最典型的代表;
一個是預計投資達1.2萬億的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
這座超級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境內的雅魯藏布江下游,依托于深度、落差都非常驚人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以及水量豐富的雅魯藏布江,由5座梯級水電站組成的雅江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高達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
![]()
雅江水電工程示意圖
毋庸置疑,這就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基建工程!
我們都知道,雅魯藏布大峽谷作為世界第一大峽谷,深度超過6000米,其大拐彎區域落差也達到2300米以上,水能資源蘊藏量高達8000萬千瓦;
顯然,雅江水電工程針對的就是西藏蘊藏量極其豐富的水能資源,而這座超級工程已于近日開工。
![]()
雅江水電工程大概位置
另一個,則是投資超過0.37萬億的川藏鐵路。
看看地圖就會發現,我國大部分區域的交通網絡已經非常完善,而西藏則明顯是個例外,即使在今天,人們想要進入西藏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鑒于西藏重要的戰略地位,國家也規劃建設了包括新藏、青藏、川藏以及滇藏在內的多條交通線路。
![]()
我國規劃建設的進藏鐵路
這其中,川藏鐵路無疑更具優勢!
川藏鐵路總投資高達3722億元,全線長度達到1838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20-200公里,線路東端起點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而這片區域,原本就是我國重要的腹地;
更何況,川藏鐵路還能跟長江以及在建的沿江通道一起,成為橫貫我國東西部的大動脈,是西藏與我國中東部區域來往的最便捷通道。
![]()
川藏鐵路線路圖
那么,川藏鐵路的現狀如何呢?
一,首先咱得明確,川藏鐵路的工程量和建設難度都非常大。
全城探秘用一組數據總結一下:
1.川藏鐵路沿線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有多達54地質斷裂帶;
當中有不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比如龍門山斷裂帶、甘孜-玉樹斷裂帶、巴塘斷裂帶以及金沙江斷裂帶、怒江斷裂帶等等,這些地質斷裂帶上幾乎都曾發生過震級較高的大地震,是建設川藏鐵路必須要考慮都因素;
![]()
川藏鐵路沿線的地質斷裂帶
此外,這些斷裂帶還都由眾多的小斷裂組成,川藏鐵路沿線就有超過100條,對工程的施工與安全同樣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2.川藏鐵路沿線,還需要翻越21座雪山以及14條大河。
從成都到拉薩,川藏鐵路需要穿越包括四川盆地、云貴高原以及青藏高原在內的三大地理板塊,經過區域堪稱我國地勢最復雜的區域之一;
![]()
川藏鐵路沿線要跨過多條大河
據統計,鐵路沿線要跨越的大河,就有14條,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雅魯藏布江等我國西南地區的知名大河,那幾乎是一條也沒落下,此外還要翻越多達21座雪山;
所以,工程施工時,無時無刻都面臨著泥石流、雪崩等地質災害的威脅。
3.川藏鐵路全線需要修建120座橋梁以及47座隧道,雅林段橋隧占比高達94.7%。
也正是由于經過區域地形太過復雜,川藏鐵路全線需要修建大量的橋梁和隧道;
![]()
川藏鐵路要翻越多座高山
以雅安到林芝段為例:
這段鐵路全長只有1000公里左右,但需要挖掘的隧道長度就高達843公里,隧道占比高達84%,而廣州到武漢的直線距離也才約850公里,其中長度超過30公里的隧道就有6座,最長的然烏-通麥段易貢隧道長度達到54公里;
而川藏鐵路全線的隧道長度更是超過1400公里,如果再加上橋梁長度,單單雅林段的橋隧占比就高達94.7%。
![]()
原本就地質條件復雜,橋隧占比還如此之高,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比如拉薩到林芝段的桑竹嶺隧道,就是一條高風險隧道;
其全長16公里,屬于巖爆區域的長度就達到9.5公里,施工過程中遇到超過1.6萬次巖爆,巖石溫度最高達到89.9℃,導致隧道內的溫度都有56℃;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施工人員想方設法降低隧道溫度,除了每天運送200噸的冰塊給人員降溫外,還設置了接力風機保證隧道內通風,并通過高壓灑水來降低巖石溫度等;
![]()
由此可見,川藏鐵路真的不是一條普通鐵路,而是一條“上天入地”的天路!
4.川藏鐵路的累計爬升高度達16000米,相當于2座珠穆朗瑪峰疊加。
川藏鐵路東端起點是四川盆地的成都,海拔只有500左右,但其大部分路段,卻位于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并且沿途還要翻越數十座雪山;
所以,川藏鐵路注定不是一條“坦途”,沿線經歷了“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達到16000米,相當于從海平面爬到兩座珠穆朗瑪峰疊加的高度,尤其是瀘定至康定這一段,長度僅50公里,垂直高度卻達到2000米;
![]()
川藏鐵路沿線地勢剖面圖
這種感覺怎么說呢?
與其說是天路,不如說是“天梯”啊!
5.川藏鐵路,還面臨著零下20℃的高寒缺氧環境。
青藏高原獨特的氣候,也給川藏鐵路的施工造成很大影響,別說正常線路了,即使是很多隧道,海拔高度都達到3000-4000米;
這種高度,高寒缺氧是一方面,溫差也非常大,熱的時候能達到40℃,最低氣溫卻只有零下20℃,這種極端環境,也是施工人員必須要克服的。
![]()
也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川藏鐵路成為世界上最難修的鐵路,其全長1838公里,總投資卻高達3722億元,平均每公里超過2億元,而難度最大的雅林段,全長1000公里,總投資達到3198億元,每公里造價更是超過3億。
二,川藏鐵路如今建的怎樣了?
川藏鐵路大致可以分成三段,其中有兩段已經通車;
一段是成都至雅安這一段,全長140公里,2018年開通運營;一段是拉薩至林芝這一段,全長43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2021年投入運營。
![]()
川藏鐵路投入運營的兩段
此外,工程長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雅安至林芝段,全長超過1000公里,屬于川藏鐵路最難啃的“硬骨頭”,開工最晚,在2020年11月才正式開工,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預計將在2030年建成;
也就是說,川藏鐵路大概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實現全線通車。
![]()
最后,全城探秘還想說的是:
雅江水電工程與川藏鐵路,雖然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實際上,二者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一方面,兩大超級工程,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西藏的戰略作用,“立足點”是西藏,“著眼點”卻是全國乃至印太地區;
西藏本身地廣人稀,全區人口僅有370萬,而雅江水電工程與川藏鐵路,合計投資額就高達1.6萬億元,是不是“得不償失”?
![]()
川藏鐵路與雅江水電工程
顯然不是!
除了自身重要的戰略地位外,西藏東側與我國腹地接壤,西側與南側則分別挨著亞歐大陸腹地以及南亞,前者能通往歐洲與非洲,后者本身就人口眾多;
我國目前進藏的主要鐵路是青藏鐵路,這條鐵路自從建成后,截止2024年,累計運送旅客超過3億人次,累計運送貨物超過8億噸,目前每年貨運量達到4800萬噸,是設計年貨運量的6倍,運力已經達到極致,很難再有提升空間;
![]()
川藏鐵路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川藏鐵路一旦建成,其年貨運量也能達到1600萬噸,不僅能有效緩解青藏鐵路的貨運壓力,還能與規劃建設的中尼鐵路連通,形成我國與南亞乃至中東之間的貨運大通道;
而雅江水電工程年發電量,除了供應西藏本地以及輸往我國中東部之外,人口稠密的南亞、東南亞,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電力市場。
另一方面,兩大超級工程本身也是相輔相成的;
![]()
相比青藏鐵路,川藏鐵路到雅江水電工程施工區域更便捷
雅江水電工程工程量巨大,大量的工程設備以及原材料都需要運輸,青藏鐵路不僅已經很難騰出額外運力,關鍵是還要繞路,需要先經過拉薩再到林芝;
而川藏鐵路呢,路線更直!
從成都到拉薩,如果走青藏鐵路需要48個小時,走川藏鐵路僅需13個小時,到林芝時間更短,顯然將是支撐雅江水電工程建設的主力;
![]()
同時,我國建設川藏鐵路積累的大量隧道修建技術和經驗,也有望應用與雅江水電工程的施工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