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我在Sam送外賣,作者:我在山姆送外賣,原文標題:《讓山姆騎手騎四輪車送貨是頭痛醫腳的“安全整改”》,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外賣員眼中的山姆超載事件,先說結論:騎手的回答是NO!
山姆又出事了,這次不是商品質量問題,而是山姆外賣員的安全問題。
有網友拍到山姆外賣員騎電動車送貨超載,同情山姆外賣員的遭遇,引發了廣泛的輿論關注。網友們表示同情,媒體跟上踩一腳。
面對質疑,山姆方面的回應倒也干脆、利落:
“我們與各合作平臺正在加速各項安全舉措的落地,目前已在部分區域陸續落實根據貨物匹配三輪或四輪車的措施,各平臺將于近期推廣到全國各地。”
然后,各大媒體報道紛至沓來,紛紛發表意見,但是好像幾乎沒人問過山姆騎手的意見。也沒有一個記者肯深入到騎手群體,所以揭露的問題都是隔靴搔癢,幾乎都停留在表面。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哪怕有一個人拿出一天時間體驗一下跑單或采訪一下山姆騎手,也不會輕易得出“換電動車就能解決問題”的結論。
外賣特種兵的由來
其實山姆超重的問題由來已久,這也由其外賣性質決定。
由于山姆、樸樸、小象、叮咚都是倉儲式配送,訂單貨多、貨重,所以被并稱為“外賣界的F4”,而送外賣的騎手則被稱為“外賣界的特種兵”。山姆尤甚。以外賣員性別比例為例,美團、餓了么等女性比例很高,小象超市基本都有女配送員的身影,而山姆卻是完全以男性為主的外賣群體。
我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在深圳龍華山姆做了半年多的配送員。在事發前,也正梳理這半年多的工作內容。超載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山姆騎手,是誰的騎手?
山姆的回應看似積極,其實也暴露了問題的關鍵——山姆和騎手之間,并沒有直接關系。
名義上我們是“給山姆送外賣”。
但實際上騎手是與第三方公司(達達配送的合作伙伴)簽訂合同,再通過京東達達集團的配送服務平臺(達達秒送騎士)為山姆提供配送服務(注:以上信息來源于達達公開信息)。
山姆外賣分為“極速達”和“全城配”兩種方式,而站點承擔的是“極速達”的任務,網友視頻中的超載騎手正是“極速達”的騎手。
站點直接受第三方公司的管理,達達和山姆承擔監管職責。出了問題,山姆只需“提出建議”,具體執行,根本不歸他們管。
超載的根源:效率與生計的沖突
以深圳龍華山姆為例:
山姆配送員每趟接單上限是6單;
每單最大承重是30kg,綜合上限是80kg(后調整為60kg);
訂單重量加上包裝、冰袋等,上限要遠超過80kg;
訂單只考慮了重量沒有考慮體積,拋貨過多是影響安全的重要因素;
騎手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配送費,15kg以上才有額外0.2元/kg的重量補貼。也就是說,貨越重,風險越大,可接單數量可能越小,酬勞可能越低。
山姆外賣“極速達”的零售業態決定了騎手需要靈活、快速的工具及時提高配送效率,在短時間內完成接單、取貨、裝車、送貨的流程。
對外賣員來說,收入基本是外賣員選擇外賣平臺的唯一標準,山姆配送員的配送機制是站點接單到配送至固定區域內的單量,送完一趟訂單后,要重新返回站點接單,過程還有等候時間。
“平均每單送達時間”時間軸上可以看出,路上時間是無法省的,山姆騎手有個衡量數據叫“平均每單送達時間”,那這過程接單越多,效率越高,收入才越高。
如果以降低收入為代價換取安全,那么騎手們會同意嗎?我詢問過很多人,答案幾乎一致——“不愿意”。
“換車”并不是出路
讓配送員使用三輪車或四輪車聽起來是安全措施,但是根本行不通。代價是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配送員不答應;配送效率的大幅下降,服務商不答應;配送時長的增加,提出意見的會員也不答應。
外賣和快遞性質不同。外賣具有時效性,快遞則是集中性。
城市交通不適配。三輪車體積大、轉彎不便,基本只能走機動車道。深圳高峰期四五公里的路程可能就要跑一個小時。
而一個訂單從接單到送單的配送時效只有50分鐘。走三輪電動車不適合深圳高峰期作為交通工具。電動車有更強的機動性,大部分外賣員在高峰期都可以在車流中穿梭自如(雖然違規)。
從社會交通考慮,三輪車不能即走即停,大部分小區并沒有規劃三輪車停放的位置,只能停在很遠的區域。如果配送員素質不高,很可能會嚴重阻礙交通。
![]()
(高峰期三輪車會成為交通更大的交通阻礙)
![]()
(這種樓道,三輪車怎么上去,一旦會車就麻煩了)
與狹窄的城中村環境不適配。城市不只有一個個道路寬闊的小區,還有很多城中村。電動車能停到樓底下,減少步行的距離,提高配送效率。三輪車明顯無法滿足該要求,多走幾百米意味著多花十分鐘的時間。
低效率的配送與會員需求不適配。如果“極速達”配送時效從一小時降低到兩小時,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今天為騎手喊冤的用戶,明天也可能因為超時而投訴。
所以,超載是表面現象,山姆要用戶體驗,服務商要節省成本,顧客要配送效率,最終壓力都給了山姆騎手。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案,不是換車而是換邏輯
筆者剛入行時,就試著從各種角度去分析問題,甚至提出過讓顧客拆單的方案(詳見:《拆單、拆除,還是TMD拆單》),還被一些會員私信怒噴:“不要把成本轉嫁給用戶”。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行業應該做的,依然是那三件事:
建立輕重貨分級機制。將輕貨、重貨分開定價,配送時效分開;比如輕訂單保持“極速達”,重貨訂單改為“定時達”,讓時效更合理。
優化派送與補償機制。比如對超重訂單進行系統預警,提高配送費補償標準。
引導用戶預期。在重量達到一定后,系統拆為兩單,不額外增加用戶成本,拆單后適當下調一兩元騎手配送費,換來更合理的用戶體驗。
歸根結底,騎手對山姆而言,毫無關聯;對服務商而言,騎手只是一件消耗品,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外賣員不到處都是嗎?
真正需要被卸下的,也許不是貨物,而是制度的重量。解決問題,任重而道遠,后續會慢慢解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我在Sam送外賣,作者:我在山姆送外賣
本內容由作者授權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場。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1460.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