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實話,類似的說法我已經反駁過很多次了。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在生理層面上,生育對于女性來講是弊大于利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哪怕有一些研究證明生育會給女性帶來健康獲益,但對比天平的另一端,那些獲益也遠遠無法對沖生育給女性生理層面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所以私信里這樣的言論基本就是服務于催生的,甚至沒必要從理性或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如果真的擔心得病,那就定期體檢,以檢查結果為準,而不是被這些話嚇唬。
但這引發了我的一個新思考:
為什么總是把子宮比喻成土地?
為什么總是無法接受土地閑置?
…
我雖然出生在城市里,但小時候很長時間是住在農村的親戚家,當時親戚們經常會討論誰誰家有塊空了很久的地,一般這種探討會有兩種走向:
一種是大家一起吐槽那家人很懶,不懂得珍惜土地,怎么能忍心那片地就那么荒著,你看上面長滿了雜草野花,要不咱們去大隊里說說,要過來咱們種吧,隨便種點兒啥能沒個收成啊!?
另一種就是說那戶人家都去城里了,不用再靠種地養活了,一年的收成還趕不上來來回回的油錢,一塊破地有啥可種的,能去城里,誰愿意種地,要不跟大隊說說,咱們種起來吧,高低一個收成!
順便他們還會問我:你,小家伙,你喜歡城里?還是農村啊?
我當時什么都不懂,但我知道他們希望我說喜歡農村,說了他們就會高興,還會給我烤紅薯。
現在回過頭來看,雖然很多人早就不種地了,但在意識層面上,有土地就要勞作,就要有收成…所以,ta 們見不得土地閑置,看到就難受,看到上面長了雜草更是抓心撓肝的難受。
那么當人們把子宮比喻成土地,它就變成了一種可以支配的資源,要勞作,不能閑著…進而想出各種各樣的言論來威脅你,嚇唬你,就是想讓你的子宮別閑著。
其實,這些人不認可這套價值判斷,但也害怕這套價值判斷被打破,不想這么過一輩子,但又害怕女性不再以生育作為自身價值實現的唯一路徑…在這種敏感且矛盾的狀態下,自己也不好受。
但我們自己必須要清楚,子宮,是我們體內的一個器官,跟其他器官一樣,都不是其他人可以覬覦或評價的資源,也不存在什么使用或閑置,因為它每時每刻都在發揮它的作用,它的價值也不會因為不生育就不存在。
哦,對了,我聽說后來那片空地種了一片花,那戶人家每年暑假會帶孩子回去玩…村里人還在背后說閑話,說他們糟蹋了那片地。
人總是這樣,誰也不能理解誰。
文章在微博發布之后,大家發來一些反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有人說:至于想這么多嗎,這不就是一個比喻嘛……
其實,每一種圍繞女性身體的隱喻,背后都有一套龐大且根深蒂固的價值判斷體系,里面到處都是把女性客體化的描述,同時也毫不掩飾地充斥著物化的邏輯。
所以,對于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的每一次剖析,其實都是一次把這套價值判斷體系連根拔起的機會。
有人指責發私信的讀者:你都丁克了,怎么能信這種話呢……
怎么說呢,人的觀點和選擇也是流變中趨于穩定的,很少能一上來就對某個選擇堅定不移,也很難不受其他聲音和選擇影響。
在這種狀態里人往往是痛苦的,所以我們都渴望那種內心篤定說一不二的生活,因為這種簡單純粹是非常誘人的,只可惜,我們可能窮其一生也很難實現,或許變化才是常態。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獨家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