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遇到兩個打扮時髦的女孩子,我內心感嘆女孩子的美麗,路過身邊時卻聽她們在談論:“剛才你同學家孩子真沒禮貌,才3歲多就罵臟話,太沒有教養(yǎng)了”!另一個也隨聲附和。
我內心一陣難過,為這個3歲的小孩。因為我深刻的知道,這么大的孩子,經常說臟話并不一定是沒教養(yǎng),反而可能是成長中必然發(fā)生的一種現象。
孩子說臟話的心理學解釋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就會說臟話、不好聽的話?因此,會有很多人認為,可能是那些年齡小的幼兒教養(yǎng)不好。但其實,這件事背后,有心理學解釋。
1、詛咒語言敏感期
孩子3歲左右是學習語言的初期,他們會接觸到一些臟話或者帶詛咒的話,喜歡不分人群、不分場合的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后,孩子又會恢復正常,這一個階段就是“詛咒敏感期”。
一些不知情的大人,在聽到孩子說臟話時,認為孩子學壞了,所以會言語阻止,甚至動手。
![]()
其實,越阻止越會激發(fā)孩子使用臟話的頻率。他們會在大人阻止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的力量,臟話的魔力。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不必理會,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
2、說臟話是孩子語言學習
3歲左右正是孩子學習語言能力比較旺盛的時期,他們對于語言好壞沒有判斷,更不會選擇。
耶魯大學博士保羅·布盧姆表示:孩子說臟話,其實只不過是他的語言學習。
的確,一句臟話對于小孩子來說,并沒有什么特殊性,只是覺得好玩、酷,所以就會學習來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反應過于激動,會加劇孩子對于暴力語言的興趣。
![]()
3、認為說臟話更有震懾性
當孩子逐漸掌握語言的力量后,出于本能,他們會對攻擊性或者冒犯性的語言更加敏感。
因此,當正常的語言與“不好的語言”,同時進入孩子耳朵時,他會選擇有限學習后者。因為他發(fā)現這些不好的語言,比正常的語言更具有震懾力。
孫瑞雪有一本作品《捕捉兒童敏感期》,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發(fā)現語言本身的力量,尤其有些話像利劍一樣,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于是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隨便使用”。
學習臟話的途徑——模仿
兒子在中班的時候,有一天回家突然蹦出一句臟話,我嚇一跳,但沒有立即采取行動。等他與其他小朋友玩得比較興奮時,我發(fā)現,那句臟話又出現了……
帶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專門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引導他說出,那句臟話在哪里聽到的。他說:“我們班的昊昊這樣說”。
![]()
孩子還沒有分辨語言好壞的能力,聽到小朋友說這句話,他覺得好玩便也跟著學。這個過程就是模仿,模仿是孩子唯一學習的方法。
心理學家艾普教授說:“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孩子們會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相互觀察、相互模仿”。
![]()
那么孩子觀察、模仿的周邊人們都有哪些?一般分為三類:父母、朋友、媒介。他會從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習,比如平時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說話,一不留神間就會讓孩子聽到臟話。
與朋友交往時,其他小朋友學到一些不好的語言,說出來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最后一方面就是一些影視作品,比如電視劇、動畫片等等。
育兒小貼士:孩子模仿力較強,學習能力較快,所以在生活范圍內所接觸到的一些人,都會變成他學習臟話的模仿體。
如何應對孩子說臟話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極具挑戰(zhàn)的事情,那么當孩子說臟話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并作出有效引導?
首先,家長穩(wěn)住情緒。
很多家長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小小年紀就說臟話,一方面會覺得孩子不學好、太淘氣;另一方面會覺得自己教育有失。所以,當聽到孩子說臟話時,輕則厲聲制止,重則暴力執(zhí)法。
![]()
其實,這樣的教育效果反而會不好,不僅激發(fā)起他對臟話的興趣,還有可能太過嚴厲造成孩子性格膽小。所以,穩(wěn)住情緒才是上上策。否則,成人反應越強烈,寶寶就會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
其次,允許孩子發(fā)泄,換一種方式引導。
有時候孩子說臟話處于情緒的發(fā)泄,我們允許他發(fā)泄,但是要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
比如在他玩玩具時,突然有其他小朋友過來想要拿走玩具,處于占有欲孩子會使用“臟話”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父母耐心告訴孩子:“知道你很生氣,但是臟話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大聲告訴他‘請你等一會兒,我玩玩會給你’,這樣小朋友知道你在玩,就會等待,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
最后,保持文明用語,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主要反映的是父母教育對于孩子的引導。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滿口都是臟話,即便孩子過了“詛咒敏感期”,也依然會說臟話。
而一個文明的家庭,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于孩子的影響,所以會一直保持文明用語,比如說“您”、“謝謝”、“請”等,與他人交往之間的用詞。
育兒小貼士:當發(fā)現自己的寶寶說臟話時,不要急著責怪孩子,要明白這是他年齡特點的問題,過一段時間之后自然會恢復正常,同時也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凌晨媽媽來叨叨:
我們經常說“童言無忌”,其實大部分是指孩子這個年齡階段一些口無遮攔的話。一句臟話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沒有意義,但是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卻可以造成影響。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