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草原云
![]()
發布會現場。
11月6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完成‘十四五’規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塑造發展新動能”專場獲悉,自2023年內蒙古啟動實施科技“突圍”工程以來,在科技“突圍”工程引領下,各盟市、各部門和高校院所主動謀劃所屬地區和領域創新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內蒙古呈現出齊抓科技、創新實干的良好局面。
一是形成了“7+1”突圍點位布局。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內蒙古重點產業集群創新需求,在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稀土、氫能、特色乳業、“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技術以及大科學裝置點位部署了75項重點任務,形成“7+1”科技突圍點位布局。所有任務全部由企業或企業組建的重大創新平臺牽頭實施,財政總投入超過6.7億元,引導帶動全社會投入28億元,形成“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突破、未來產業筑基”的協同推進格局。
二是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成功研制出一批填補行業空白的新產線新產品,成果全部應用到產業、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稀土點位10條中試示范線投產,研發新產品21項,僅節能涂層材料一項已在10家鋼鐵、稀土企業應用,新增產值3億元。乳業點位首創純度大于80%的β-酪蛋白制備技術,得率較國際競品提升20%。儲能、氫能領域部分材料和技術實現迭代升級,為內蒙古能源基地轉型升級注入強勁科技活力,“風光火儲氫多能互補”能源格局基本成型。
三是引育了一批高水平人才。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集聚徐南平、湯廣福等24位院士,區內外261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4000多名科研人員參與突圍攻關,起到了挖掘人才、鍛煉隊伍、聚合力量的效果。張和平團隊牽頭實施的乳業點位重點項目,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乳酸菌共性研發中心、乳酸菌種質資源庫和基因組數據庫,解決乳業加工關鍵菌種“卡脖子”難題。今年內蒙古科學技術獎勵中,15.2%的一等獎和20%的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由承擔科技“突圍”工程任務的科研團隊獲得,覆蓋了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全部獎項。
內蒙古科技廳將統籌抓好科技“突圍”工程與“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的有機銜接,充分調動各部門、各盟市、各類創新主體向“突圍”工程集聚力量,在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方面同向發力,以“點位突破、領域突圍”帶動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提升,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樣板”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內蒙古日報·草原云記者:白蓮
編輯:馬鈴翔
審核:劉志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