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李今年58歲,退休后愛上下象棋,幾乎每天泡在社區棋室。可讓人納悶的是,他很少輸棋,始終頭腦清晰、思維敏捷。鄰居都覺得是天生的“老機靈”,但細聊才發現,老李有一個持續了20多年的小習慣,每天早餐后都會抓上一小把核桃。
![]()
前陣子體檢時,醫生居然夸他的血管彈性好、記憶力優于同齡人。這讓其他大爺、大媽們都眼熱不已,忍不住問:核桃真的有這么神奇嗎?一直以來,大家都聽說“吃核桃補腦”,但這個說法究竟靠譜嗎?核桃還能給血管帶來哪些變化?
尤其是那個“并非多多益善”的誤區,很多人直到現在還弄不明白。究竟核桃到底該怎么吃,能讓身體受益最大?答案或許顛覆你的想象。
“吃核桃補腦”并不只是民間傳說,多項權威研究證明,核桃所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α-亞麻酸)、多種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維生素E)能夠共同作用于人體神經系統和血管系統。
2022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核桃的人群,認知表現顯著好于未吃核桃者,尤其在注意力和記憶力方面,認知能力提升7%-15%。
![]()
同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隊列追蹤數據顯示,40-70歲人群中,每周平均攝入60克核桃者,其動脈硬化風險降低約12.6%。
核桃還富含鉻、鋅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對血脂調節有輔助作用,能有效抑制血管內壁的炎癥反應。
這里有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細節:核桃中的脂肪雖然屬于“好脂肪”,但能量密度高,過量反而可能導致肥胖或血脂異常。專家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一小把(約25-30克)為宜。
![]()
血管彈性增強。研究顯示,每周規律食用核桃,有助于提升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動脈僵硬度,血管彈性提升大約8%-11%,尤其對中老年高血壓和輕度動脈硬化人群作用顯著。
記憶力和學習力提升。長期攝入核桃的中老年組,記憶回憶速度平均提升9%、注意力提升12%,部分“腦霧”癥狀的人自述晨起清醒速度更快。
好膽固醇(HDL)上升,壞膽固醇(LDL)下降。數據表明,堅持食用核桃3個月后血漿LDL平均下降約9.5%,HDL上升約6%,有助心血管健康。
心理狀態也可能變好。核桃中的色氨酸對合成血清素有幫助,部分人睡眠質量和情緒穩定度略有提升。
但懸念來了,過量進食核桃,也會出現一些隱患。如體重明顯增加,部分腸胃偏弱人群還可能出現腹瀉、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尤其是“把核桃當零食、大量嗑”的第3種吃法,反而最易埋下健康隱患。
量要適中,每天25-30克為宜。約等于成人抓一小把。這個量既能攝入足夠有益脂肪酸,又不至攝入過量能量。
與膳食平衡搭配。核桃適合在早餐或加餐時直接食用,或碾碎拌入燕麥、沙拉中,能提升飽腹感,減少攝入其他高糖、高脂零食。
![]()
避免高溫油炸及添加糖、鹽的加工核桃。很多人喜歡吃“風味核桃”,但高油高鹽反而抵消原有益處。建議首選原味或生核桃,輕微烘烤風味更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