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2025“國際互聯網小鎮”發布活動暨烏鎮互聯網文化集聚區啟動儀式在桐鄉烏鎮云舟賓客中心水天閣隆重舉行。
![]()
本次活動由世界互聯網大會指導,中共桐鄉市委、桐鄉市人民政府主辦,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十周年系列重要活動之一,也是總書記提出“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十周年的重要實踐。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浙江省副省長盧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等領導出席。來自清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大等高校和華為、中科曙光、聯通智網、嗶哩嗶哩等企業代表齊聚烏鎮,共同見證“國際互聯網小鎮”建設新篇章的開啟。
從“互聯網之鎮”到“智能汽車之城”
活動中,桐鄉市委書記王堅介紹了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建設情況。
![]()
近年來,桐鄉在總結數字經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將智能網聯汽車確立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突破口,把汽車產業鏈延伸到數據鏈、算力鏈和人才鏈上,推動數字經濟由信息互聯向智能協同躍升。
從十年前的“互聯網大會舉辦地”,到今天的“智能汽車創新策源地”,烏鎮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產業形態的更新,更體現在城市邏輯的重構,實現了從“世界會場”到“創新高地”、再到“智能引領地(參數丨圖片)”的跨越,標志著桐鄉的發展正在由“互聯網+”邁向“人工智能+”的深度轉型階段。業內專家認為,這種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新賽道,正成為桐鄉構建未來產業體系、重塑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目前,桐鄉已在全國率先建成“智算+超算”雙中心格局。依托“烏鎮之光”國家超算中心與聯通智算中心,桐鄉構建起覆蓋數據匯聚、算法訓練、模型驗證、安全測試的全鏈條體系,為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自動駕駛仿真等場景提供強勁算力支撐。這一體系的落地,使桐鄉成為全國少數同時具備算力基礎、數據資源與應用生態三大能力的城市之一。
王堅表示,烏鎮的發展從未停步,“我們要讓AI真正融入產業和城市肌理,讓桐鄉成為智能時代的實踐樣本”。
多位與會嘉賓認為,烏鎮正在從“互聯網的舞臺”轉向“智能化的策源地”,形成從標準研發到場景驗證的全鏈創新體系。
面向未來,桐鄉將繼續深化“智造+智算+智聯”的融合發展,依托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的產業集聚優勢,打造電動智能、虛實融合、普惠共享的三座“AI之城”,讓“智能制造”成為桐鄉的新名片。
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牽引,構建桐鄉式“AI產業共同體”
如果說“從互聯網之鎮到智能汽車之城”標志著桐鄉發展的方向,那么“產業共同體”的構建,則是這一方向的具體實踐。
![]()
圍繞打造“智能時代先行樣本”的目標,桐鄉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牽引,把產業創新、算力建設與文化融合作為三條主線,推動數字經濟體系從“互聯互通”邁向“智聯共生”。
通過系統布局、協同落地,桐鄉逐步形成了一個以智能汽車為核心、以算力為支撐、以文化為延展的“AI產業共同體”,讓一座傳統江南古鎮在數字化浪潮中煥發出新的增長動能。
以“車”為核心——打造智能經濟的創新引擎
在智能化浪潮中,汽車已成為人工智能應用最密集的產業場景。桐鄉聚焦“車路云一體化”,全面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體系。
在當天的發布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宣布成立“桐鄉智能網聯汽車數智技術研究院”,建設涵蓋數據生成、模型訓練、測試認證、安全監測的智能汽車科研體系,形成全國領先的車路數據閉環標準。
![]()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智網科技發布“智能網聯數據要素綜合服務平臺”,以可信數據空間為底座,構建智能汽車數據“采集—治理—應用”的全生命周期體系,推動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
研究院與平臺的聯動,標志著桐鄉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實現從基礎研發到應用落地的系統布局。隨后啟動的“智能網聯汽車數智技術創新大學聯盟”,匯聚清華大學、中國科大、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科研力量,為桐鄉構建起持續創新的知識源泉。
以“算”為底座——夯實智能發展的算力基礎
科技創新的競爭,本質是算力的競爭。桐鄉依托國家超算中心“烏鎮之光”和智算中心“雙引擎”,持續強化算力供給能力。
發布會上,中科曙光發布“AI計算千卡超節點”項目,為萬億參數級大模型訓練、智能駕駛仿真提供高性能支撐,標志著桐鄉在智算基礎設施建設上邁入全國前列。
同時,華為—烏鎮公共實訓基地正式啟用,該項目由華為、桐鄉市政府、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建設,形成集技術研發、課程培訓、人才輸送于一體的智能產業人才平臺。依托鴻蒙、昇騰、鯤鵬等國產根技術體系,桐鄉正培育面向“AI+制造”“AI+交通”的復合型人才梯隊。
隨著算力設施和人才體系的同步推進,桐鄉正從“制造強市”加速邁向“智造強市”,以算力驅動產業升級、以人才支撐創新生態。
以“文”為紐帶——讓智能產業更有溫度與想象力
在科技和產業體系之外,桐鄉也在以文化創新拓展數字經濟的邊界。
嗶哩嗶哩宣布設立“全球漫畫創作中心”,將嗶哩嗶哩漫畫平臺遷駐于烏鎮,依托江南文化與青年創意的融合,推動原創內容生產與數字藝術孵化。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為桐鄉的智能生態注入了“溫度”和“敘事感”。“文化+科技+產業”的組合,使“國際互聯網小鎮”從產業空間延伸為生活場景,從創新高地成長為情感共鳴的未來城市樣本。
![]()
如今的桐鄉,已初步形成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牽引、以算力平臺為支撐、以數字文化為延伸的創新格局,讓桐鄉在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版圖上,擁有了清晰的標識和獨特的競爭力。
以“產業蝶變”回應“總書記囑托”
十年來,桐鄉堅持以“數字賦能產業、產業帶動城市”的發展思路,讓烏鎮從一個“會議小鎮”成長為“智能之城”。
![]()
目前,桐鄉已引進福瑞泰克、佑駕創新、南都鋰電、寅家電子等30余家智能汽車產業鏈企業,形成涵蓋核心算法、電子控制、測試驗證的完整鏈條;全市數字經濟企業超過1200家,占規上工業產值七成以上。
在國家級項目推動下,桐鄉的汽車電子、智算中心、數字文創正形成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王堅表示:“總書記十年前提出‘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這是我們一以貫之的方向。今天的桐鄉,已從互聯網的參與者,成為智能時代的創造者。”
未來,桐鄉將持續推進“智算桐鄉”“智造強市”戰略,依托烏鎮國際互聯網小鎮,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和AI產業高地,在長三角數字經濟版圖中寫下屬于桐鄉的高質量發展篇章。
十年蝶變,見證未來。烏鎮這座古老水鄉,正以智能網聯汽車為引擎,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從“互聯網的窗口”走向“智能中國的樣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