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瑜伽、武術練功、酣暢玩耍、團體游戲、全員班賽......近日,北京市中小學體育場景育人促進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在北京中學舉辦,活動展示了北京教育學院對拓展體育教學應用新場景與新模式的探索成果。會上正式發布了《體育強心手冊:場景育人促進心理健康155例》(以下簡稱《手冊》),通過155個場景式體育活動案例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為中小學“體育育心”課堂實踐提供了方向指引。
![]()
為深入落實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中小學身心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響應教育部辦公廳在10月24日印發的《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北京教育學院啟動了“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場景式育人課程教學資源開發項目”。項目立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求,以“體育強心”為核心理念,以場景化、游戲化、生動化為主要特點,以科學性、實效性、趣味性、系統性和便捷性為關鍵指標,將“以體育促進心理健康”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身體動作語言與體育活動,最終研發形成155個體育場景教學案例,并編撰成《手冊》。
![]()
《手冊》融入游戲與社交元素,讓學生在運動體驗中收獲心理感受,強化其運動參與動機,提升學生心理韌性、抗挫折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等,幫助學生在參與游戲、合作與對抗中實現身體與心理的同步成長。
![]()
“邊研發、邊實踐、邊優化,拆解體育動作讓學生易上手,同時保留體育韻味。”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院長潘建芬在活動中介紹《手冊》的研發過程。該手冊集合5大板塊155個案例聚焦學生身心健康:
身體瑜伽立足女生身心發展規律,融合調息、正念冥想與柔韌訓練;
武術練功則為男生設計,通過武術動作訓練掌握情緒管理方式;
酣暢玩耍實現1分鐘內心率提升與情緒激活,聚焦即時性心理調節;
團體活動則以趣味為核心,將多元情景融入多元競技;
全員班賽注重全員參與創新,強化目標感、成就感、團隊歸屬,在競技壓力中提升專注度。
潘建芬表示,《手冊》在促進體育教師育人能力提升和家校共育能力提升、發揮體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作用方面有著重要影響。記者了解到,未來,北京教育學院將圍繞《手冊》開展體育教師培訓,指導教師掌握“運動+心理”對應的知識與方法,指導體育教師將“心理促進”有機融入體育課堂;組建北京市體育教師志愿公益團隊,繼續深入不同區校開展體育促進心理健康的公益主題活動。
據悉,《手冊》出版的同時,內容會同步上線到北京教師學習網。北京教育學院還開發了體育強心培訓課程,供北京市中小學干部教師使用。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衛生健康處處長樊澤民充分肯定了“體育促進心理健康155例”在體育與心理健康教學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并提出希望:讓體育充分發揮綜合育人功能,助力每個孩子擁有健康的自我。
本次活動上,研發團隊的五名教師代表分享了《手冊》研發的核心主旨與教學實踐中的故事,感動現場與會人員。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呂慧
編輯:蘇珊
校對:付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