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人民網沈陽11月6日電 為深入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11月6日下午,由沈陽市于洪區教育局主辦的人民智課線上經驗交流分享會成功召開。來自沈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學校于洪分校、沈陽市于洪區沙嶺九年一貫制學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豐臺區外國語學校、遵義市正安縣第八小學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圍繞數字化素質課堂建設、“雙減”課堂實踐應用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享經驗、共解難題、共話發展。
分享會上,與會代表結合本校實踐案例,分享了使用人民智課開展課后服務的寶貴經驗。首先,沈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學校于洪分校教務主任張麗倩以《“人民智課,讓‘雙減’走向‘雙增’”》為題,從緣起、落地、反饋與展望四個維度分享了實踐經驗。“我們通過‘1+1+N’時間安排、‘雙軸并行’內容設計與‘雙師+導師’師資模式,將每周五課后服務升級為‘智課時段’;依托學生座談、校長茶話吧與意見箱構建‘三環’反饋機制,動態優化課程。”張麗倩表示,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智課資源與國家課程、家校社場景深度融合,以技術賦能興趣培養,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美育副主任王春蕊介紹了學校語文教師開展硬筆書法、繪本閱讀拓展,英語教師開設《世界百科》等跨學科課程的案例,闡述了雙師課堂作為課堂教學補充、彌補教師知識短板、激發學生興趣的積極作用。
“人民智課將智能AI引入教學全流程,既打破了教學內容的時空邊界,又以互動化、個性化的方式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北京市豐臺區外國語教育集團副校長、初中部執行校長周馨娜表示,人民智課借助AI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從學科前沿動態到真實應用案例,從跨學科知識關聯到分層級學習素材,為教師提供了海量可靈活調用的教學內容庫。
遵義市正安縣第八小學副校長鄭維波圍繞“雙減”背景下借助外部資源激發學生潛能分享探索實踐。學校以人民智課為資源工具,堅持校本化二次開發與本土化實施,破解師資單一、資源不足、場景固化等難題;通過“虛擬實驗”彌補科學實驗室短板、融合“經典智慧”提升人文素養、運用“AI學伴”優化互動與因材施教,推動課后服務從“齊步走”轉向“個性化”。
最后,沈陽市于洪區沙嶺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趙升華作為教師代表,作了主題為《以“智”賦能,看見成長》交流分享。“課前梳理‘學習清單’,課上以‘隨機點名’‘小組PK’提升參與度,課后收集家校反饋優化流程……通過‘線上專家授課+線下動手實踐’的連排模式開展教學,讓我切身感受到效果遠超預期。”趙升華表示,人民智課不僅給孩子帶來了豐富的課程,更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發現自己”的大門。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如何破解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的關鍵命題,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人民智課立足教育數字化轉型浪潮,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精準對接學生多元發展需求,研發推出多維度、高質量的課后課程體系,打造出兼具趣味性、知識性與實踐性的數字化素質課堂,為學校課后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