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于露)11月6日,第二十屆江蘇中小學校長國際交流與協作會在蘇州舉行。數字時代、教育何為?中外教育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數字時代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的核心構成與培養路徑。
![]()
會議現場,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的教育界人士與江蘇省內教育系統代表齊聚。數字時代學生人工智能素養如何培養?曾參加過九屆會議的澳大利亞布蘭伍德公園小學校長詹姆斯·貝爾說,AI是整個教育領域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前沿陣地,非常重要。“我們既要將人工智能和技術設備作為學習工具,也要明確保留傳統的教師互動的課堂體驗,這樣才能夠依托技術實現教育的整體發展。”
英國藤蔓學校集團旗下三所小學執行校長喬治娜·貝利提到,AI在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關注到學生的隱私及安全問題。目前,AI主要應用于老師的備課輔助減輕工作量,如為學生的閱讀課程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以滿足學生當前閱讀水平等。“教師對于AI的態度非常支持,也愿意將其融入課程中,減輕工作量后老師將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生身上。”
自2005年起,江蘇舉辦中小學校長國際交流與協作會,多年來培育了一批教育國際交流項目,已經成為江蘇省教育對外開放的品牌項目。
作為江蘇省中小學對外合作與交流優秀案例,江蘇省天一中學副校長陶波介紹,學校與美國嘉德圣瑪麗高中合作融合創新課程,“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孩子成為創造者’,理念很有吸引力,對孩子的創造力培養非常重要。”
陶波說,課程分為三部分,設計的邏輯正是希望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最后形成創造性的產品。“我們是雙師制,一個課堂上有中方也有國外的老師,孩子們也會前往美國與對方交流互動,因此大家會碰撞出很多新的點子。”
![]()
據了解,本次會議共促成46對中外中小學校締結為友好學校,現場舉行了部分結對學校代表簽約儀式。會上,還發布了2026年“錦繡江蘇·國際青少年交流營”項目。此外,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聯合省內部分學校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成立了STEM教育國際聯合工作坊。
江蘇中小學校長國際交流與協作會自2005年舉辦以來,已促成江蘇中小學與國(境)外建立姊妹學校2000余對,直接或間接促成境內外5萬余名師生開展雙向互訪交流以及教學科研、課程開發等一系列特色合作。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