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F35戰機在中東僅以色列獨家裝備,這一格局近期或將被美國擬售沙特48架F35的計劃打破。在此背景下,中國殲35能否出口中東備受關注。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正推進該軍售,國防部已開展可行性評估,雖未官方回應,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表態印證了交易的政府主導屬性。事實上,這筆軍售早有鋪墊,今年5月沙美1420億美元軍售協議簽訂時,雙方就已磋商F35出口事宜,后續數月推進更凸顯其必然性。
![]()
這一軍售背后是復雜的地區博弈,以色列態度是關鍵。歷史上,美國對中東軍售始終以保障以色列軍事優勢為前提,這也是F35長期僅供以色列的核心原因。但當前中東局勢變化迫使美國調整策略:以色列F35空襲卡塔爾時美制裝備失效、沙特與巴基斯坦達成安全協議,這些信號讓美國察覺自身影響力下滑。向沙特售F35成為其鞏固同盟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沙特的F35大概率預留遠程鎖機等“后門”,既安撫以色列也保留美方控制權。更深層動機則是遏制殲35,沙特可通過與巴基斯坦的安全協議獲取巴方裝備,而巴基斯坦已宣布采購殲35,美國擔憂此舉沖擊其五代機壟斷地位。
![]()
盡管面臨壓力,殲35仍有競爭優勢。核心優勢在于“無政治附加條件”的出口原則,美國F35出口始終捆綁政治條款,要求買家納入美陣營,而中國武器出口堅持不干涉內政,對追求自主的中東國家極具吸引力。性價比優勢同樣顯著:F35售價高昂且后續維護升級依賴美方,長期成本高;殲35作為自主研發五代機,核心性能達標且成本可控,更契合中東國家需求。
此外,中國裝備在中東已積累良好口碑,無人機、激光武器等憑借穩定性能形成“試用-采購-口碑擴散”的良性循環,殲35或可借助沙巴安全協議,通過“巴采購-沙試用-批量引入”打開市場。
殲35出口中東仍有機遇。首先,沙美F35交易尚未落地,美國政府未最終決策,以色列潛在反對等因素可能導致交易延遲或擱淺,美對外軍售常受政治干擾,沙特能否獲得存疑。其次,中東國家對美裝備存在信任危機,以色列空襲卡塔爾時美制裝備失效的案例,讓海灣國家警惕美方可能通過技術手段限制裝備效能,這為殲35提供了突破口。
最后,中東五代機需求多元,埃及、阿聯酋等國均有更新需求,部分國家因美政治條件或性價比問題難以獲取F35,殲35可結合無人機、防空系統等形成組合方案,提升競爭力。
![]()
美擬售沙特F35雖給殲35出口帶來挑戰,但本質是中美五代機話語權博弈。殲35憑借無政治附加條件、高性價比的核心優勢,加之美沙交易不確定性、中東對美裝備的信任裂痕等有利因素,仍具出口前景。
未來突破需把握兩點:一是通過國際航展、實戰演練等驗證性能,展示可靠性;二是借巴基斯坦等合作基礎搭建中東溝通橋梁。只要發揮優勢、把握機遇,殲35有望在中東五代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