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5年11月6日海外媒體消息,巴基斯坦將在2026年迎來海軍現代化的歷史性里程碑——列裝首艘漢果爾級潛艇。這一舉措源自巴中兩國一項價值50億美元的標志性防務協議,有望重塑南亞地區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海上力量平衡,彰顯巴基斯坦在地區競爭加劇背景下拓展水下作戰能力的決心。
![]()
漢果爾級項目是巴基斯坦水下作戰理念的決定性飛躍。中巴協議涵蓋8艘先進柴電攻擊潛艇,將推動巴基斯坦海軍從沿海防御姿態,向真正的制海拒止與威懾導向戰略轉型,使其海軍存在延伸至北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深處——中巴的合作“超越硬件層面,體現了共同的戰略視野、互信及長期伙伴關系”,凸顯了這一防務交易背后的地緣政治契合,鞏固了兩國持續的海上合作。目前已有3艘潛艇在中國下水,標志著項目已從藍圖轉化為實際作戰能力。
![]()
巴基斯坦的潛艇發展史與國家安全敘事及海上威懾追求緊密相連。上世紀60年代,巴海軍從美國和法國引進首批潛艇,開啟水下作戰歷程。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法國建造的“達芙妮”級潛艇“漢果爾”號(PNS Hangor)擊沉印度海軍“庫克里”號護衛艦、擊傷“基爾潘”號護衛艦,成為二戰后首次成功的潛艇擊沉紀錄,為巴海軍潛艇部隊奠定傳奇基礎。戰后,巴基斯坦再次向法國采購“阿戈斯塔”級潛艇,其中2艘“阿戈斯塔-70”級(哈希馬特級)和3艘配備AIP系統的“阿戈斯塔-90B”級(哈立德級)目前仍在服役,其AIP技術可支持潛艇長時間水下潛航,在聲學環境復雜的阿拉伯海具備隱形優勢。
隨著現有水下作戰平臺逐漸老化,巴基斯坦亟需現代化替代裝備應對不斷演變的威脅。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造船業達成的漢果爾級項目,成為巴基斯坦史上最宏大、最昂貴的軍工合作之一。根據協議,4艘潛艇在中國建造,其余4艘通過技術轉讓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廠本土組裝,這一安排既強化了巴國防工業基礎,也提升了其在海軍裝備生產和維護領域的自主能力。受發動機供應問題及全球供應鏈中斷影響,交付時間從原定的2022-2023年推遲至2026年,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納維德?阿什拉夫海軍上將已確認首艘潛艇將于2026年列裝,全部8艘將于2028年前服役,屆時巴基斯坦將擁有該地區最現代化的非核動力潛艇艦隊之一。
![]()
漢果爾級潛艇以中國039A/041“元”級潛艇為基礎,融合先進推進、隱形和武器技術,生存能力突出。該級艇水下排水量約2800噸,長76米、寬8.4米、吃水6.2米,內部空間足以支持長時間巡邏和續航任務。動力系統結合柴電發動機與先進斯特林式AIP技術,水下續航可達三周,在阿拉伯海的作戰環境中具備顯著優勢。其水面航速12-15節,水下航速超20節,配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中國魚-6重型魚雷或巴基斯坦國產魚雷,還能搭載鷹擊-82反艦導彈,甚至可能集成射程450-500公里的國產“巴布爾-3”潛射巡航導彈。若成功集成,“巴布爾-3”將為巴基斯坦提供可靠的海基二次核打擊能力,成為維持對印戰略穩定的關鍵威懾力量。
該級艇的聲納與電子戰系統包括艇艏主被動陣列、舷側陣列及先進光電桅桿,即便在嘈雜的阿拉伯海環境中,也能實現卓越的目標探測和態勢感知。艦載電子對抗系統可釋放誘餌和干擾裝置,規避敵方探測追蹤。與印度基于法國“鲉魚”級設計的“卡爾瓦里”級潛艇相比,漢果爾級憑借更成熟的AIP技術,在隱形性能相當的基礎上具備更長水下續航能力。技術轉讓還將使巴基斯坦工程師掌握潛艇維護和升級技術,為自主創新奠定基礎。阿什拉夫評價該級艇“技術先進,完全符合巴海軍作戰需求”,未來巴中還可能在無人水下航行器、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及下一代電子戰技術領域開展聯合研發。
![]()
漢果爾級的列裝對南亞海上安全架構產生深遠戰略影響。作為全球能源貿易關鍵通道和大國競爭焦點的阿拉伯海,將迎來更激烈的水下主導權爭奪。對巴基斯坦而言,該級艇強化了其制海拒止能力,可在沖突中干擾敵方海軍行動,保護專屬經濟區、關鍵航運路線,威懾潛在封鎖。阿什拉夫指出,漢果爾級艦隊將“向中東投射力量”,使巴基斯坦在阿曼灣和霍爾木茲海峽安全事務中發揮更積極作用,這些航道對巴能源進口至關重要。同時,潛艇將拓展巴在西印度洋的作戰范圍,使其能夠監控戰略海上咽喉要道,應對紅海、波斯灣及更廣泛印太地區的不穩定局勢。
對印度而言,漢果爾級構成嚴峻挑戰。印度正在推進的“75(I)項目”計劃列裝6艘AIP潛艇,但進展延遲,目前依賴16艘老舊常規潛艇。漢果爾級的服役可能打破水下作戰平衡,迫使印度重新評估反潛戰態勢,加大P-8I“海神”海上巡邏機部署,升級聲納網絡和直升機反潛裝備。該級艇的隱形和打擊能力,可能削弱印度航母戰斗群效能,挑戰其在印度洋的海上主導權。
![]()
對中國而言,漢果爾級的成功交付通過巴基斯坦強化了其在阿拉伯海的戰略立足點,與“珍珠鏈”戰略高度契合——該戰略旨在構建從南海延伸至非洲之角的海上伙伴關系和基地網絡。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開發的瓜達爾港,為中國提供了印度洋通道,增強了兩國海軍的后勤縱深。這一深化的中巴海上合作引發美國及其“四方安全對話”伙伴(印度、日本、澳大利亞)擔憂,被視為中國海軍力量投射的延伸。分析人士警告,漢果爾級列裝可能引發印巴水下軍備競賽新階段,雙方潛射巡航導彈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危機期間誤判和意外升級的風險。
盡管漢果爾級項目意義重大,巴基斯坦仍面臨諸多挑戰。50億美元的造價對深陷通脹和債務壓力的巴基斯坦經濟構成沉重負擔,維持現代化潛艇艦隊需要持續投入維護、人員培訓、備件和基礎設施建設。AIP潛艇的船員培訓極為復雜,需開展嚴格的技術教育和模擬訓練,巴海軍必須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以確保裝備安全有效運作。此外,中國產裝備的長期維護支持框架、地緣政治制裁或供應鏈中斷風險,都是潛在挑戰。不過,本土生產4艘潛艇的決策,彰顯了巴基斯坦減少對外依賴、培育自主技術能力的決心,契合其“2030潛艇愿景”——計劃部署11艘AIP潛艇(包括現代化升級的“阿戈斯塔-90B”級)。結合新列裝的中國054A/P型護衛艦和土耳其“米爾格姆”級輕型護衛艦,巴海軍有望在本十年末形成均衡現代化的兵力結構。
![]()
2026年首艘漢果爾級潛艇的列裝,標志著巴基斯坦海上歷史進入新紀元。這一里程碑將巴海軍從沿海防御力量提升為能夠在印度洋投射力量的地區海上力量,50億美元的投資不僅將帶來8艘潛艇,更將重新定義地區海上戰略。對巴基斯坦而言,漢果爾級是主權、威懾與自主的象征;對印度而言,它意味著一個隱形且精準打擊能力突出的新型水下對手。這艘潛行于阿拉伯海下的“無聲獵手”,雖鮮為人見,但其存在將深刻影響地區戰略格局,彰顯巴基斯坦捍衛海域、保護貿易通道、維護海上主權的堅定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