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媒《戰區》報道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臭鼬工廠生產的X-59技術驗證機,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42號機場開始首飛。首飛之后該機將前往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隔壁的美國宇航局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進行進一步的試飛。
![]()
X-59技術驗證機的外形非常獨特,鼻椎的長度占機身總長的三分之一,發動機則位于垂尾根部,如此特殊的設計,就是為了盡可能降低超音速飛行時的阻力。如果實驗獲得成功的話,也就意味著超音速客機的時代,有望卷土重來。
![]()
X-59技術驗證機全長約30.39米(99.7英尺)翼展不足9.14米(30英尺),鼻椎卻長達10.13米(30.39英尺)。其獨特的超長鼻椎,背負式的進氣道,平滑的底部,都是為了防止激波耦合,產生音爆。
![]()
X-59技術驗證機的使命,是將傳統音爆的噪音降低為更安靜的音爆。該計劃的目標為1.4馬赫飛行時地面聽到的聲音降低為略高于70分貝微波爐提示音的75分貝,遠低于協和的105-140分貝。通過更干凈的超音速飛行,X-59有望推動美國等多國廢除禁止地面上空超音速飛行的法律、法規,推動超音速飛行的再一次商用化。
![]()
X-59靜音超音速技術驗證機的項目啟動時間為2016年,原定首飛時間為2020年,后續因技術挑戰、供應鏈問題,而推遲至2023年、2024年、2025年。最終下線時間為2024年1月,2025年7月10日開始低速滑跑測試,原定首飛時間為2025年10月早些時候因不明原因推遲至2025年10月下旬。
![]()
首飛時X-59技術驗證機,僅會以240英里/小時或者說386.24公里/小時的速度,低空低速飛行前往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隔壁的美國宇航局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進行后續試飛。在后續的測試中才會不斷的增加飛行速度,收回起落架、并超越音速。中期測試之后,X-59將會在美國本土多次超音速飛行,航線所經過的社區居民可通過APP反饋噪音情況。
![]()
至于該機本身的性能是真的沒好說的,單純的技術驗證機而已。飛行員座椅、座艙蓋和駕駛艙內零件從T-38教練機上拆的,起落架參考了F-16,生命支持系統則是F-15E攻擊鷹的改進款。發動機是一臺F/A-18E/F的F414-GE-100。
![]()
由于X-59的體型僅戰斗機水平,鼻椎超級長駕駛艙位置又相對常規,以至于駕駛艙內干脆沒有前向視野,飛行員依賴外部視覺系統(XVS)以及4K顯示器以感知外界。但放大至商用型水平之后,XXXXXXXXXXL的X-59駕駛艙自然會移到鼻椎內部。
![]()
超音速飛機的優點有很多,正因如此,冷戰時期的美國、歐洲與蘇聯才會孜孜不倦地推進超音速客機的計劃,研發出了包括協和、圖-144在內的一系列超音速客機。但超音速客機這玩意他實在是太吵,燃油經濟性也太低了,以至于唯一實現商用化的協和很快就退出了商業運營,超音速飛行成為了軍隊的專利。
![]()
但人類從未放棄過對速度的追求。冷戰中后期以及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空業陸續推出了民用版本的米格-25即YE-115超音速公務機,民用版圖-22M3即圖-344超音速公務機,民航版的圖-160等一連串超音速飛機方案,但超音速飛行的過程中實在是太吵了,一筐以軍用超音速飛機為基礎改造而來的超音速商務機無一例外的夭折了。
![]()
由于超音速飛行的動靜實在是太大,各國都嚴格限制本國超音速飛機的超音速飛行,當某個地方突然間一聲巨響,但又看不到爆炸與火光之時,那有99%的概率就是某架戰機在低空超音速。為了玻璃著想,那也不敢讓飛機隨便超音速,所以超音速飛行需求是長期被打壓的。
![]()
X-59算得上世界航空業對民航超音速飛行的最新嘗試,如果X-59取得成功,從北京飛到華盛頓的時間有望從13~15小時縮短至7個多小時。世界范圍內的朝發夕至將成為可能,超音速客機將重塑世界民航業,經濟全球化有望進一步加深。
![]()
只不過安靜的超音速,這條路實在是太難了。盡管美國在海軍領域軍機制造領域已經逐漸落后,但美國在民航領域仍舊擁有統治力,希望仍舊擁有優勢的美國航空業,能讓民用超音速客機盡快成為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