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法官耐心的解釋,我明白了法律規定,愿意承擔這部分責任。”近日,在履行完債務清償責任后,王某(化名)感慨地說道。這起跨越多年的債務糾紛案件在光山縣法院執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得以順利執結,不僅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彰顯了司法為民的溫暖與力量。
據悉,2018年,劉某(化名)因購房需要向張某(化名)借款6萬元,出具了借條并約定了利息。償還部分款項后,劉某不幸去世。2024年,縣企業養老保險中心向劉某賬戶轉入一次性撫恤金等款項,隨后被其妻子王某取出。因債務清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張某將王某及其兒子訴至法院。
庭審過程中,兩被告均表示對借款事宜不知情。面對這一情況,承辦法官細致梳理證據,耐心進行法律釋明,仔細甄別可繼承的財產范圍。經過精準核算,最終判決王某在其所繼承的遺產價值范圍內,承擔1.5萬元的債務清償責任。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迅速采取行動,依法凍結了劉某銀行賬戶中未取出的7000余元。同時多次與王某溝通,從法理、人情、誠信等多角度耐心做其思想工作,詳細闡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繼承與債務清償的相關規定,并講明拒不履行生效判決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
在執行法官情耐心細致的勸導下,王某態度發生轉變,主動表示愿意承擔還款責任。除了已被凍結的7000余元,她又積極籌齊了剩余款項,在執行法官的見證下交到張某手中,案件得以順利執結。
光山縣法院始終踐行“司法為民”的宗旨,堅持將法的剛性與情的柔性相結合,以實際行動為維護司法權威,弘揚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與滿意度。(通訊員:吳宣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