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6日訊(編輯 黃君芝)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意大利科技周(Italy Tech Week)上,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嚴厲地警告投資者們,股市不會直線上漲,許多押注于越來越高回報的人可能會在未來一兩年失望。
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會有很多投入的資金最終無法帶來回報。”
所羅門提到了對人工智能(AI)的樂觀態度,人工智能已經將英偉達、微軟、Alphabet和Palantir等華爾街寵兒推到了驚人的高度。大量資金流入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和智能體,支撐了對這些公司的需求。
不過根據所羅門的說法,以史為鑒,當某種技術剛剛興起、尚未被大眾普遍接受時,股票回報率往往最高。
“市場有周期性,歷史上每當一項新技術出現顯著加速發展,從而創造大量資本,并因此催生出許多有趣的新公司時,你通常會看到市場表現超過其潛在價值。但總會有贏家和輸家,”他提醒道。
他以互聯網泡沫為例。從1995年到2000年,標普500指數連續五年穩步上漲,之后泡沫破裂,標普500指數大幅下跌。
以下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互聯網繁榮和蕭條時期的年回報率:
1995年:34.1%
1996年:20.3%
1997年:31%
1998年:26.7%
1999年:19.5%
2000年:-10.1%
2001年:-13%
2002年:-23.4%
所羅門說道:“作為一名華爾街專業人士,我在那段時間賺了很多錢,也賠了很多錢,我可以肯定,那確實是最好和最壞的時期。”
“有一個很好的論點是,我們今天的泡沫不像1999年那樣嚴重,因為大多數表現最好的公司都是真正有利潤的公司。雖然估值指標得到了擴展,但它們遠不如2020年‘音樂停止’前的水平那么高。”他補充道。
所羅門漫長的職業生涯意味著他經歷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儲貸危機、互聯網的繁榮與衰落、大衰退、新冠疫情以及2022年的熊市。他見證了許多市場的繁榮與蕭條。
所羅門強調,投資者應該記住,股市是曲折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走一條迂回的上漲之路,而不是走一條直線。在泡沫形成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顯著的下跌。
“他們(投資者)傾向于考慮那些可能會成功的好事,而忽略那些你應該懷疑的、可能會出錯的事情。”他補充道。
當然,沒有人能準確地對股市的頂部或底部發出信號,但任何業內人士都會告訴你,回調、調整和熊市是很常見的。那么就數據而言,回調、調整、熊市多久發生一次?LPL Financial給出了以下答案:
5%-10%的回調:每年3.4次;
10-20%的調整:每年1.1次;
20%以上的熊市:每3-4年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