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6日訊(編輯 周子意)由于對人工智能估值問題的擔憂,韓國股市本周三(11月5日)出現暴跌,周四(6日)的行業數據顯示,當日的賣空交易量達到了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周三,韓國的基準綜合股價指數(KOSPI)收盤時下跌超過2%,而當日盤中交易時曾一度下跌超過6%,這一情況觸發了韓國交易所(KRX)的“Sidecar”機制,即五分鐘賣盤限制機制。
據韓國交易所和韓聯社旗下經濟信息社聯合發布的一份最新數據,周三當天共有價值1.97萬億韓元(約合14億美元)的股票被做空,創下了自2023年7月26日以來的最高值。其中,外國投資者占總金額的67%,而機構投資者則占32.1%。
而兩年多前的做空記錄,是由投資者在規模較小的KOSDAQ市場拋售電池類股票所造成的,當時的做空交易數據達到了2.4萬億韓元。
做空是一種投資策略,即先借入證券進行出售,然后在之后以更低的價格購入股票進行償還,賣空者通過股票價格的下跌來獲取利潤。
這種投資策略有助于緩解過熱的市場狀況,但批評者認為它可能存在掠奪性行為,因為它會加劇市場的下跌趨勢。
2023年11月,韓國出于對裸賣空(即非法賣空)的擔憂而暫時禁止了賣空操作,但在今年3月下旬又重新允許了這一行為。
對于此次的大規模做空交易,新韓證券分析師Lee Jae-won仍樂觀表態,盡管外國投資者進行了大規模拋售,但散戶投資者仍繼續買入,并指出盡管存在人工智能泡沫問題,但韓國國內投資者仍保持著一定的風險偏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