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文 顧煒 馬晶晶/攝)11月5日,在第三屆漢文化論壇主旨演講環節,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王子今以《漢帝國的“大海之氣”》為題,從楚文化與漢文化的交融切入,揭開漢代海洋文化的精彩篇章。
![]()
王子今
王子今指出,漢初文化深受楚風影響,劉邦及其功臣集團多來自楚地,宮廷中盛行“楚聲”,《大風歌》即為典型。楚地占有接近東海之利,“瀕海”區域具有與燕齊地方有同亦有異的海洋文化風格。漢武帝東巡,稱“會大海氣”,文化意味是深沉渾厚的。
秦始皇四次巡行海上以及南海置郡有重要的文化戰略意義。漢武帝至少十次走到海濱。大一統王朝最高執政機構面臨的行政任務包括對漫長的海岸的控制。神秘的海域亦為秦始皇、漢武帝等有作為的帝王所關注。出于不同目的的航海行為,體現了中原居民面向海洋的積極探索。
![]()
此外,他還提到楚王劉英的宗教信仰與佛教早期傳入路徑的關系,以及漢代文學中“海賦”所展現的蔚藍色意境。從張衡、王充對潮汐的觀察到班彪、曹丕筆下的海洋書寫,漢代人已具備豐富的海洋認知與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