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陽市雁江區迎接鎮化龍村,一座現代化的智慧養雞場正悄然改變著村莊的面貌。這里沒有傳統養殖場的異味與喧囂,只有自動化設備運轉的輕響和村民們忙碌而充實的腳步。四川土香源牧業有限公司的入駐,不僅為村莊注入了產業活力,更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集體經濟的錢袋厚了起來,成為鄉村振興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從“憂”到“優”
村民家門口端穩“金飯碗”
“以前聽說要建養雞場,大家都擔心!”在土香源牧業的雞蛋分揀車間,化龍村村民汪金容一邊麻利地分揀雞蛋,一邊打開話匣子,“怕臭、怕吵、怕臟!”
如今,這些擔憂早已煙消云散。汪金容笑著說:“廠里投了200多萬元的設備處理雞糞,一點味兒都沒有。廠房做了隔音,安靜得很。”她的雙手不停,熟練地將雞蛋放入蛋托,“現在我們天天在這兒‘揀蛋’,就像‘揀錢’一樣開心!”
![]()
雞蛋分揀車間。
這份開心,源于實實在在的收益。土香源牧業落戶后,化龍村的土地流轉費從每畝幾百元漲到1000元,創下當地新高。更重要的是,企業優先招聘本地村民,45名員工中大部分來自周邊村落,人均月工資超過3000元。
“我在這兒干了一年,手腳比別人慢點,每月也能掙3000多。”對比過去,汪金容感慨道:“以前在外打工,顧不上家。現在好了,家門口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掙錢,日子踏實多了!”
從擔憂反對,到爭先入職,村民們的態度轉變,正是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的生動寫照。
智能養殖+龍頭帶動
土香源的“硬核”升級之路
走進土香源牧業的智慧雞舍,科技感撲面而來。自動喂料機沿著軌道精準投喂,中央集蛋線將新鮮雞蛋源源不斷輸送至分揀車間,雞舍環境恒溫恒濕,幾乎聞不到傳統養雞場的氣味。
這場現代化轉型的背后,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精準助力。在迎接鎮政府的主動對接和牽線搭橋下,土香源成功與國際蛋業巨頭歐福蛋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新鮮雞蛋。
“我們接軌的是歐福蛋業的歐洲標準。”土香源牧業董事長唐勇介紹,與這家全球蛋制品巨頭的合作,讓企業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土香源每天向歐福供應約2噸雞蛋,“我們一共規劃了八期項目,一期、二期已經投產,隨著項目全部投產,我們對歐福的日供應量將提升至50噸。”
這場合作的意義遠不止于銷售數字。歐福蛋業帶來的國際標準,倒逼土香源在養殖技術、品質控制和產業鏈管理上全面升級。唐勇坦言:“歐福的入駐是對整個產業的利好。它讓我們的農產品不愁銷路,更重要的是推動了企業標準化、國際化發展。”
如今,土香源的雞蛋不僅滿足高端客戶需求,還保障著本地商超、學校和機關食堂的供應,實現了“高端市場與傳統市場并舉”的穩健發展格局。
村企共建
聯動發展“鏈”出振興加速度
土香源牧業的快速發展,也曾面臨資金短缺的瓶頸。隨著與歐福蛋業合作的深入推進,企業原定3000萬元的投資規模已無法滿足需求。
關鍵時刻,迎接鎮村集體經濟聯合社注入“活水”。迎接鎮鎮長李智介紹:“我們鎮村集體經濟聯合社投入資金100萬元,以‘固定分紅+長期合作’方式支持企業擴產。”企業每年按投資總額的15%向村集體分紅,連續10年,首筆分紅將于明年到賬。“這筆資金將用于全鎮公益事業和優質產業再投資,實現‘錢生錢、業擴業’的良性循環。”李智表示。
村集體的信任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隨著資金到位,化龍村專門修建480米專用公路,實現“雞蛋前門出、雞糞后門走”的清潔物流模式。曾經令人頭疼的雞糞,通過標準化處理變為暢銷云貴川的有機肥,衍生出綠色循環產業鏈。
預計到2026年三期項目投產后,企業存欄蛋雞將達26萬羽,帶動就業和增收能力將再上新臺階。村企共建的共富模式,正推動產業鏈在化龍村深深扎根,匯聚成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
智慧養雞場。
一枚小小的雞蛋,在化龍村“孵出”了一條融合土地流轉、就近就業、集體分紅、產業鏈延伸的共富鏈。它不再是簡單的農產品,而是激活鄉村內生動力、連接農戶、村集體經濟與現代化市場的金色紐帶。在雁江區的田野上,土香源牧業與迎接鎮的故事,正譜寫著產業興、百姓富、鄉村強的生動篇章。
全媒體記者 盧凌嘉 馮柏瑞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