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爛尾樓不僅是城市發展的“瘡疤”,更是制約內需釋放的堵點,其背后暗藏開發商違規操作與銀行監管失職的雙重亂象。加大開發商全鏈條清算力度、嚴肅追究銀行監管責任,既是化解民生痛點的關鍵,更是撬動內需增長的重要抓手。唯有通過法治化懲戒厘清權責、筑牢防線,才能讓沉睡的房產資源轉化為拉動經濟的新動能,切實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
一、爛尾樓現狀與權責失范困局
(一)爛尾樓規模觸目驚心
截至2025年,全國爛尾樓涉及停工項目超8000個,約200萬套房屋爛尾,僅恒大集團一家就有72萬套爛尾房,涉及162個城市300余個項目,購房款總額約8000億元,直接影響數千萬家庭。2024年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達753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6%,大量沉淀資產未能發揮效用。房企債務危機加劇爛尾風險,2021年至今房企美元債違約達1470億美元(約合1.05萬億人民幣),重組后僅收回9.17億美元本金,回收率不足1%,2024年全國1660家房企申請破產,10家上市房企退市,部分企業實際控制人通過轉移資產、移民海外等方式逃避責任,形成“企業破產、法人暴富”的畸形現象。
![]()
![]()
(二)開發商違規與銀行失職亂象突出
預售資金監管失控成為重災區。湖南邵陽恒大兩個項目半年內銷售金額5.28億元,僅1.23億元進入監管賬戶,3.85億元被挪用;鄂州某晶置業有限公司將2億元項目貸款挪作他用,導致項目爛尾11年,法人長期滯留海外逃避債務;周口某房企侵占專項維修資金94.32萬元,法人僅受小額罰款,未承擔刑事責任。更有企業通過財務造假騙取資金,成龍建設集團四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80億元、虛增利潤30.8億元,實際控制人被處以1450萬元罰款并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銀行層面監管失職問題嚴重。2025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5家頭部銀行開出2.15億元天價罰單,15名責任人被追責,違規事由包括信貸資金流向管理不審慎等。福州招商銀行協助法院劃扣某保交樓項目1.3億元預售資金,導致項目復工受阻。2024年銀保監會通報顯示,全國共查處銀行房地產領域違規案件320起,涉及金額超500億元,僅12%的相關責任人被追究法律責任,多數僅作行政處分。據估算,2024年房企定金及預收款同比下降23.0%,個人按揭貸款下降27.9%,大量資金通過銀行監管漏洞被違規轉移。
![]()
二、各地清算追責與盤活爛尾樓的實踐探索
(一)鄂州:府院聯動清算+跨境追責破局
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某晶國際廣場爛尾項目啟動破產清算,通過國際司法協作將外逃法人追回,依法沒收其個人資產1.2億元,判處有期徒刑7年。同時追究監管銀行相關負責人失職責任,罰款500萬元并吊銷從業資格。最終由國有平臺收購14.67萬平方米爛尾資產復工,為500余戶業主辦理產權證,帶動周邊經濟復蘇。
![]()
(二)河南:產業轉型+嚴打違規雙管齊下
河南滎陽、新鄭等地將爛尾房產轉型為短劇拍攝基地,新鄭基地已產出近700部微短劇。同時對涉事開發商開展資產清查,累計沒收違規轉移資產3.5億元,追究12名法人刑事責任。銀行系統同步開展專項整治,對2家監管失職銀行處以罰款800萬元,問責37名責任人。
(三)南京與鹽城:監管強化與司法救濟并行
南京對挪用預售款的房企處以頂格罰款,沒收違規資金2.1億元,對3家涉事銀行責令整改,追究15名負責人法律責任。鹽城法院對一起爛尾樓案件作出判決,判令開發商返還購房者首付43.37萬元及已還貸款本息19.04萬元,并承擔剩余貸款還款責任,切實維護購房者權益 。
![]()
三、各方觀點:全鏈條追責是盤活關鍵
(一)人大代表:嚴懲法人逃責,強化司法震懾
全國人大代表朱征夫強調,必須加大對開發商法人及實際控制人的刑事追責力度,對挪用資金、轉移資產、移民逃債等行為,堅決適用“挪用資金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罪名,依法沒收個人財產,杜絕“廟垮方丈肥”現象。針對目前開發商違規頂格罰款僅3萬元的現狀,應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二)政協委員:壓實銀行監管責任,維護公平正義
全國政協委員王均金提出,銀行作為資金監管主體,需對預售資金挪用承擔連帶責任,對監管失職負責人堅決追究刑事責任,而非僅作行政處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綱建議,建立銀行監管終身追責制,將廉潔自律納入銀行人職業終身考核。
(三)專家學者:全鏈條追責是市場修復的前提
北大教授姚洋指出,僅清算企業遠遠不夠,必須穿透式追責至法人及銀行責任人,通過刑事處罰與資產沒收形成震懾。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猛補充,需建立開發商法人誠信檔案與出境限制機制,防止其移民逃債,據統計,僅外逃官員李傳良就通過房產開發等領域侵吞資產超31億元,查封房產達1021處,凸顯了資產監管與跨境追逃的重要性 。
![]()
![]()
四、加大全鏈條追責與拉動內需的實現路徑
(一)法治化追責,嚴懲違規主體
對開發商法人及實際控制人,凡存在資金挪用、資產轉移、移民逃債等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沒收個人全部非法所得,建立出境限制清單。對銀行監管失職負責人,嚴格適用《商業銀行法》《刑法》相關條款,追究刑事及民事責任,終身禁止從事金融行業。
(二)多元化盤活,釋放內需潛力
清算后的爛尾資產分類處置,住宅類納入保障房體系,商業類轉型為新業態,帶動建材、裝修、物業服務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同步建立購房者權益補償機制,用沒收的開發商資產優先賠付業主損失,參考鹽城案例明確爛尾樓貸款債務承擔主體。
(三)制度完善,筑牢長效防線
建立全國統一的開發商法人資產監管系統與銀行資金流向追溯平臺,實現“資金+人員”雙重監控。推行銀行監管終身追責制與廉潔承諾制,將房地產領域廉潔自律納入銀行考核核心指標。逐步擴大現房銷售試點,從根源降低爛尾風險。
![]()
![]()
![]()
![]()
結論
爛尾樓盤活的核心在于全鏈條追責,唯有嚴懲開發商法人逃責行為、壓實銀行監管責任,才能厘清債務關系、修復市場信心。鄂州的跨境追責、河南的嚴打違規等案例證明,嚴厲的司法懲戒與市場化盤活相結合,能讓爛尾樓從城市“包袱”變為內需“富礦”。堅持全鏈條追責與制度完善并重,才能實現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與社會公平正義的雙贏。
![]()
![]()
參考文獻
[1] 華律網. 房子爛尾可以破產清算嗎[EB/OL]. 2025-09-07.
[2] 第一財經. 兩會熱議房地產,行業新模式將這樣重構[EB/OL]. 2024-03-07.
[3] 津濱網. 關于房地產 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說了啥?[EB/OL]. 2024-03-15.
[4] 房天下. 爛尾樓變身短劇拍攝基地 創意盤活閑置房產新思路[EB/OL]. 2025-09-19.
[5] 河南日報農村版. 周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處罰決定書[EB/OL]. 2024-09-12.
[6] 搜狐網. 挪用商品房預售款!官方嚴打!南京一批樓盤被罰…[EB/OL]. 2024-03-19.
[7] 國家統計局. 202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EB/OL]. 2025-01-17.
[8] 新浪財經. 并非迷信!一旦房地產救不起來,明年中國樓市或有“5大”難題?[EB/OL]. 2025-02-21.
[9] 人民法院報. 11年“爛尾樓”蝶變城市新門戶[EB/OL]. 2025-10-20.
[10] 銀保監會. 2024年房地產領域銀行違規查處情況通報[EB/OL]. 2025-01-20.
[11] 雪球. 1470億美元債務黑洞:中國房企如何“收割”華爾街?[EB/OL]. 2025-04-25.
[12] 新浪財經. 造假280億,罰3420萬![EB/OL]. 2024-12-06.
[13] 荊楚網. 貸款買到爛尾樓且還貸兩年,購房者無奈打官司,法院判了[EB/OL]. 2025-07-10.
[14] 科普小百度. 金融監管利劍出鞘!5家銀行扛2.15億天價罰單[EB/OL]. 2025-11-01.
[15] 光明網. 外逃高官涉案超31億,查封房產千余處[EB/OL]. 2024-10-14
數據來源說明
- 爛尾樓項目數量、房企美元債違約數據來源于雪球2025年4月報道;恒大爛尾樓及債務數據來源于2025年8月行業分析報告
- 商品房待售面積、房企到位資金等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2025年1月發布的統計公報
- 開發商資金挪用、財務造假案例及處罰數據來源于福州住建局通報、浙江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地方政府公開通報
- 銀行違規案件、處罰金額等數據來源于國家金融監管總局2025年10月處罰公告及銀保監會2025年1月通報
- 各地追責案例、資產處置數據來源于人民法院報2025年10月報道及地方政府盤活爛尾樓專項報告
- 外逃人員資產處置數據來源于光明網2024年10月司法公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