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會偶經對外經貿大學,意外發現20年前常吃的賽百味還在,門頭都沒變,鬼使神差便走了進去。這一腳,差點沒踏進時空隧道:
90年代的吊頂電風扇和黃色吊燈還在嘎吱工作;發黃的墻皮,仍掛著10年前快餐店的模板裝飾畫;還有樣式陳舊卻擦得干凈的老式原木貼紙桌椅… 若不是桌上綠得發亮的二維碼和不時穿梭的外賣小哥,我真以為自己是“重生之我回到了千禧年”。
![]()
想起幾周前刷小某書,賽百味的最新營銷梗是改名“賽百味兒”,還推出老北京限定綠底金字牌匾——此刻站在這個停滯在廿年前的時空,我只想說什么偽京城牌匾,這才是真·北京老字號的模樣。
據說沒有一個北京孩子不是從小到大,補課間隙吃著賽百味長大,也沒有一個北漂,在來到北京后沒在賽百味“糊弄”完一頓快速午餐。網傳“老北京兒天橋旁邊兒的賽百味兒,烤好的三明治兒,配上一杯百事汽水兒,那叫一個地地道道”,不是虛構,是寫實。
你甚至找不到第二個外來快餐品牌能像賽百味這樣,跟肯德基麥當勞同一時期進入中國,“本土化”幾乎完全失敗,卻又能當之無愧地開上二十多年,被打上“地道老字號”的烙印。
它悄無聲息的,把自己活成了老北京特產。
![]()
![]()
北京人生活里缺不了賽百味。
不僅全中國第一家賽百味開在北京,歷年的門店拓展上也獨寵北京。賽百味小程序上的門店數量顯示,北京有超過175家賽百味,對比起來,同為牛馬大本營的深圳至今也只開了40多家。
倘若有心人想進一步探索,打開某點評app,按照“收錄15年以上”篩選,會發現得出的“老字號”門店數量,甚至直接達到深圳總和的一半有余,其中不乏大量超過21年的店鋪。這數量級,即便地道北京烤鴨老字號“便宜坊”都比不上——全北京收錄超過15年的便宜坊只有3家。賽百味29家。
![]()
賽百味很聰明,從不跟麥當勞、肯德基正面剛。1995年在北京三里屯使館區開第一家店,就把白人飯作為精準定位,專賣外交人員,隨后以使館區為原點,向CBD與外企周邊擴散,最后一步步占領重點高校的飲食據點。從清華附中門外,到好幾所985大學里,火雞胸三明治佐蜂蜜芥末醬養出無數高材生,定語從句作業一路生長到天體物理學博士論文,真就是賽門出高才。甚至當年有種說法,如果你吃賽百味長大,意味著你打小成績不錯。
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沒有從小在國外的生活經歷,賽百味在當年也一定讓你頭皮發麻過。
按理說,一個洋快餐進入另一種文化,首當其沖的就是本土化的市場教育,告訴中國消費者“定制三明治該怎么吃”。但賽百味不。它不走肯德基麥當勞賣稀飯油條蓋澆飯的路線,甚至產品的尺寸單位菜單定價都美國原版直出:6英寸,12英寸,讓你思路毫無錨點。
![]()
在那個沒有小程序、全靠人工服務的年代,每個初入賽門的選手都要接受靈魂四連問:面包要哪種、蔬菜要哪些、醬料要哪個、要不要加熱?如果你還想問啥是意式BMT,墨西哥辣椒辣嗎?美乃滋是甜的還是咸的?你甚至會忍不住感覺后面的人嘖嘖搖頭——哪怕柜臺里外全是中國人,哪怕身邊排隊的人大概率跟你一樣也一竅不通,你仍然會覺得中間隔著一片蔬菜太平洋,你在這頭,美式三明治在那頭。
這大概也是賽百味并沒有走出一線城市的原因。曾幾何時,賽百味是地球第一連鎖快餐,2021年被麥當勞超越之前,擁有近4.2萬個加盟店。然而30年過去,這個曾發豪言要在中國開2萬家店的連鎖,今年8月份才正式開了第1000家分店。畢竟出了一線城市,沒有人需要冷冰冰的三明治和沒有滋味的火雞肉,而且6寸的三明治接近30元,都能吃兩頓拼好飯了。
![]()
但北京不一樣,北京是美食荒漠。20年前的北京,更是荒漠里的荒漠,“健康但并不好吃”的三明治,可以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而29家超過15年的老字號,就是賽百味與北京不可分割的證明。
![]()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對外經貿大學西門小巷子附近。
那一年我還是毛頭小子,地鐵通勤來回兩小時,出租屋里的唯一廚具是微波爐,為了買它甚至得攢錢。我是個小編,夢想還是把全世界嘗一遍,偏偏二十出頭,正是最饞又最容易餓,想吃點好的口袋卻沒幾個錢的年紀。
那時候信息流動很慢,沒有什么大眾點評小紅書,還沒有滴滴,想搓一頓可能得跨越半個北京城,擠進人滿為患的404路公交,一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到西單,下來先吐一灘,再收拾心情開始覓食。當然,文青還可以去鼓樓,荷包很深的可以去國貿。
但我們海淀區某211,校外半徑一公里內只有4家麥麥、3家K記、一些連鎖店、若干小館子兼臟攤,然后就是童漠男那句著名的——“沒啦!”
![]()
對外經貿大學的留學生比較多,賽百味作為高還原度的美式快餐,一度是這高品質美味的代名詞:12寸的三明治,肉餡足量蔬菜加滿,臘紙一包豐滿得快要溢出來,無論你是熬夜寫論文,還是挑燈做方案,它都可以承包一整天的戰斗能量。
雖然如今看來,它味如嚼蠟又冷冰冰,切片香腸和罐頭泡菜從哪個角度都比不上樓下的煎餅,但彼時畢竟還年輕,外加裝腔心理作祟,讓我一次又一次走進賽百味。
我喜歡金槍魚沙拉加墨西哥辣椒的組合,不僅味道不錯,還有種長輩認可的健康感。長達12寸的傲人身軀,以及可以免費加滿的新鮮蔬菜,完美適配剛20歲出頭的男孩對于能量的需求。換乘路上、工位前拿出來就啃,沒什么氣味不會打擾他人,不加熱甚至全程都不燙手,啃不完也能拿回家“叮”一下,簡直天選牛馬的御用飼料。
只是每次進去前,都需要提前做一做心理建設,認真看好菜單上自己要的套餐號,緊張程度,比答辯有過之無不及,
![]()
![]()
二十年后故地重游,小巷子沒了當年的凹凸不平,臟辮與嬉皮士不見蹤影,構成了一個時代的霓虹招牌、66號公路、萬國啤酒瓶堆等等,也被如今更盛行的國潮招牌與敞亮落地窗取代。老朋友賽百味夾在西門烤翅和左右手意面中間,不會發光的舊招牌顯得很落寞。
![]()
正值飯點,我卻是店里唯一的客人,現場靜得我甚至能聽見隔壁餐廳的熱火朝天。
要了一份三明治——現在的我肯定再也不會擔心不知道怎么點兒社恐了,畢竟下單只需要手機APP。我選了當年最喜歡的,口感微微回甜的蜂蜜燕麥面包,健身的習慣讓我默認火雞胸和芝士片,獨一份的墨西哥泡辣椒也不能少。還有賽門永遠倔強的存在——軟曲奇,當年完全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么,如今我巧克力和燕麥曲奇,一樣一個,眼睛都不眨。
![]()
網上說,賽百味之所以在中國幾乎毫無本土化,和它進入中國時的加盟模式有關。不是不能,隔壁韓國日本,賽百味幾乎不停歇地在電視劇里植入廣告,《紐約時報》的一項非正式統計,在過去5年里賽百味贊助了17部韓劇,并且同時推出搭配影視劇的新品,比如牛油果雞蛋醬三明治、明太子蛋黃醬蝦仁三明治。
但在進入中國時,賽百味選擇了更為松散的代理制加盟模式,這導致開店模式、定位策略、選址都更類似于街頭夫妻店而非一家知名國際連鎖。
這種方法的弊端,是賽百味在中國與其在美國的對手肯德基麥當勞相比,毫無競爭之力。好處也有,就是20年后,我居然還可以穿梭時空般跨進一個從模樣到裝潢都跟千禧年幾乎一模一樣的店鋪——就差音響里播放潘瑋柏張韶涵的“快樂崇拜”。
![]()
更何況,潮流的風一輪又一輪,昨日黃花或許不經意地就能在下個時代爆火一把。比如隨著脫脂牛馬概念的興盛,賽門似乎突然又找回了自己的定位。“三明治減肥法”一度在社交媒體刷屏,無數汗血牛馬細心分享點單攻略、營養數據,重點是堅持下來真的能瘦。以往盤踞在寫字樓附近的老賽門,站在全新款高蛋白脫脂牛馬的肩膀上,迎來了久違的回光返照。
曾幾何時賽百味一切的缺點,放到如今健身場景,都能無縫適配。再看看我身處的這家賽百味,旁邊樓梯上去就是健身房,難怪十幾年了它連門頭都不換,也能成為小巷里唯二生存至今的老店,真是不愁生意。
![]()
好久沒吃賽百味了。這一口下去,味道一點都沒變,熟悉的強烈咀嚼感搭配寡淡食材,本身味如嚼蠟全靠佐料硬撐,像極了我們主線無聊支線來湊的人生。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大望路,每天的晚高峰——那是經濟上行期的尾巴,無數肩扛生活的人們,要趕大巴回通州、燕郊、北三縣,許多人左手賽百味、右手電腦包,在近兩小時的車程之前,抓緊時間把自己喂飽。
果然還是老朋友賽百味,味如嚼蠟無所謂,只要人們懷揣金光閃閃的盼頭,堅信努力就會有回報,就能賽過人生所有滋味。
本期作者|水水、梅姍姍
編輯|斯小樂 視覺/創意|BOEN
攝影|水 水、小紅書@飛檐走壁的冷漠刺客、@兩摻加醋蘸油 條、@淬淵聽鈺、@Triumph-斑比、@嚶嚶嚶睡不醒、@就叫我二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