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停了娃誰帶?2026寒假雙職工家庭的“帶娃大考”
武漢清晨,天剛蒙蒙亮,家住沌陽街佳泰社區的張祥已經在廚房忙開了——煎蛋的滋滋聲混著油煙機的嗡鳴,案板上擺著兒子舒龍軒的寒假作業本,手機卻突然彈出條新聞推送:“2026寒假學科類培訓全面叫停,隱形變異補課將嚴查”。她手一抖,煎蛋翻了個面,抬頭看看墻上的掛鐘,七點十五分,丈夫已經拎著公文包沖向電梯,兒子還趴在餐桌上揉眼睛。“以前寒假好歹能報個數學輔導班,早八晚五有人管,今年這政策一出來,倆大人都要上班,娃一人在家咋弄?”她的嘟囔聲剛落,小區業主群里已經炸開了鍋,好幾個雙職工家長都在問“有沒有托管班名額”,消息刷得比鍋里的沸水還熱鬧。
一、政策劃紅線:寒假補課真的“零空間”了
2026年寒假的補課禁令,其實是“雙減”政策的持續深化。早在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二部門就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要建立長效機制根治隱形變異培訓,嚴禁假期開展“一對一”“住家教師”等變相培訓。到了2025年1月,江西省教育局更是提前提醒,寒假期間任何學科類培訓都屬違法,連“思維訓練”“國學素養”的幌子都被明令禁止。
對雙職工家庭來說,這政策堵死了“花錢買看護”的老路。上海家長邱金鳳就有體會,往年還能找個營利性托管班盯作業,2024年上海首次開公益寒托班后,她才發現以前的輔導班早不合規了。2026年的新規更嚴格,多地都像廣西、湖南那樣開通了拍照舉報通道,誰敢私下補課,分分鐘可能被列入黑名單,家長們連“碰運氣”的念頭都不敢有了。
![]()
二、雙職工的難:沒人帶娃成“頭等大事”
政策一明確,“帶娃真空”立刻成了雙職工的心頭病。武漢經開區的東風汽車員工張祥算過一筆賬:自己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兒子學校寒假從1月20日放到2月24日,整整36天里,每天至少有8個小時沒人管。更愁人的是安全問題,“孩子在家玩水玩火怎么辦?外賣員敲門敢開嗎?”這是業主群里家長們問得最多的話。
這樣的困境不是個例。阜陽市潁州區的“青舟學堂”統計過,2025年寒假托管的孩子里,雙職工家庭占比超過80%。昭通更典型,這個有260多萬外出務工人員的城市,9.2萬留守兒童里,不少都是雙職工父母留在老家的孩子,往年還能靠輔導班搭把手,2026年禁令一出,“孩子沒人管”的焦慮直接傳到了千里之外的務工崗位上。
三、現有解法:公益托管能托底但不夠用
好在各地已經摸索出一些公益托管的辦法,成了雙職工的“救命稻草”。2025年寒假,上海16個區開了229個愛心寒托班,服務了近1萬人次,浦東周浦鎮的班還加了編程、非遺手工課,孩子比在家還充實;阜陽市潁州區的“青舟學堂”更成熟,4個街道設了16個點,每天8點到18點的服務時間剛好跟上班錯開,2024年家長滿意度都到99%了。
但這些托管班的“學位”遠比需求少。遂寧2025年寒假開了28個托管班,總共才收650多個孩子,報名三天就爆滿,有的社區只能從30人擴招到35人。昭通雖然鋪了443個托管點,2025年寒假也才服務7715人,跟9.2萬留守兒童的總數比,缺口還是很大。2026年政策收緊后,報名肯定更“卷”,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盯著社區的通知群,就怕錯過報名時間。
四、盼點實在的:讓托管班再多些、再久些
面對2026年的“帶娃大考”,雙職工家庭最盼的還是托管服務能更“解渴”。首先是名額得加量,像潁州區計劃的那樣,2025年把托管點從3個擴到6個,服務人次再提一倍就好了;其次是時間得靈活,要是能像武漢佳泰社區那樣管三餐,再延長半小時服務時間,加班的家長就不用慌了。
更重要的是資源得往下沉。昭通把托管班開到偏遠村小的做法就很受認可,2025年寒假連鹽津縣的山村“兒童之家”都有了大學生志愿者帶科學實驗課。要是2026年能有更多社區、企業像東風汽車那樣合辦托管班,再請些退休教師、大學生來幫忙,雙職工的“寒假焦慮”說不定真能緩解不少。
說到底,叫停補課是為了孩子能輕松過假期,但得先幫雙職工解決“沒人帶”的難題。就像張祥在家長群里說的:“只要有靠譜的托管班,誰不想讓娃多玩會兒?就盼著2026年的寒假,別再讓我們一邊上班一邊揪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