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是農歷九月十八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節氣。自古以來,民間立冬有很多傳統習俗,像祭祖、飲宴、卜歲等傳統習俗延續至今,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有些傳統習俗可能受到地域限制沒有傳承下來。有關立冬的一些傳統食俗延續至今,俗話說“秋收冬藏”,立冬時節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精力的最佳時機,有些地域將立冬稱為“養冬”,要吃各種營養品進補,調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應冬季寒冷氣候季節性的變化。后天立冬節氣,別忘“吃二樣,做二事,忌一事”習俗,順順利利過立冬!
![]()
一、吃二樣
1、吃餃子
立冬吃餃子是北方地區傳統習俗,餃子形狀似耳朵,民間有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的傳統說法,認為吃了餃子冬天耳朵不受凍。因餃子外形如元寶,寓意財源廣進、團圓和睦。這一款用墨魚粉和面,包制的酸菜餡水餃,顏色墨黑,餡料鮮美,誘人食欲。
![]()
食材:面粉、豬肉、酸菜、蔥花、水、料酒、食用油、生抽、鹽、五香粉、姜粉、雞精
![]()
做法:1、將面和成軟硬適宜的光滑面團,揪出均勻的劑子,搟成餃子皮。2、把酸菜切碎,豬肉打成肉末,把調料都加入肉末和酸菜碎中,攪拌均勻,餃子餡料就調好了。3、拿一個餃子皮,放上調好的餃子餡,雙手捏好餃子形狀。4、將鍋中水燒開,下入餃子燒開,煮至餃子鼓起,且飄起來即可撈出,盛入碗中。5、餃子餡料鮮美,顏色墨黑、誘人食欲。
![]()
2、吃立冬糍
立冬糍是立冬節氣南方地區的招牌傳統食物,以糯米為主要原料,蒸熟后搗制而成,可蘸糖、花生碎食用,寓意象征團圓、甜蜜,有 "補冬" 功效。立冬糍也叫做“交冬糍”,所謂交冬糍就是秋冬之交時舂的糍粑,以糯米為主要原料,每年立冬前夕,漳州南靖的大小村落里都彌漫著糯米的香味,村民們炒花生、搗糯米、捏糍粑,期待立冬的美食。
![]()
食材:純牛奶、食用油、白糖、糯米粉、小麥淀粉、冬蓉餡、椰蓉
![]()
做法:1、先準備270g牛奶,30g氣味比較小的食用油,60g白砂糖,用筷子攪拌均勻,液體的材料攪勻之后,我們加105g的水磨糯米粉,再放45g小麥淀粉增加透亮度,最后攪拌好的狀態就是這種細膩順滑又沒有顆粒的糊狀。2、拿一個口比較深的盤子,把攪好的面糊倒進去,直接開水上鍋,上面再扣一個盤子,蓋上蓋子蒸上25分鐘,時間到了出鍋。3、蒸好之后的糯米粉團會特別熱,這時候我們用硅膠刀多攪拌幾下散散熱,等它不怎么燙手的時候,我們再把它揉成團,充分的揉勻了。4、處理劑子的時候,直接揪一小塊面劑出來,在掌心團圓了,然后按扁。把冬蓉餡放進去,然后把收口處收緊就可以了。5、團好之后,表面裹一些椰蓉,冬蓉餡糯米糍就做好了。
![]()
二、做二事
1、祭祖
立冬節氣是四時八節之一,民間老百姓是非常重視的,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古時人們會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健康,以及來年的五谷豐登。隨著時間的推移,傳承至今,在立冬這一天依然會祭祀,這一習俗不但是人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也是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2、冬補鍛煉
立冬節氣是進入冬季的開始,意味著冬季的正式來臨。這個時間段冷空氣頻發,草木凋零,蟄蟲開始進入休眠。在進入冬季的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在立冬不要忘記在滋養身體的同時,注意適度鍛煉,讓身體更強壯。
![]()
三、忌一事:忌活動過劇
心臟和腎不好的朋友注意心和腎的保養,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有益身體健康,不過運動劇烈,容易發生危險,比如血壓升高、心跳加速。
![]()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