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你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奇奇怪怪的水果,還能每天解鎖一種新吃法。
生長于云南熱帶雨林里的木瓜榕,長得像圓滾滾的饅頭,于是人們給它取了個可可愛愛的名字“饅頭果”。
![]()
其實,木瓜榕還有好些個名字,大果榕、蜜枇杷、大無花果等。是桑科榕屬植物,與無花果是近親關系。
無花果早已走進大眾視野,雖沒有隨處可見,但在其成熟季,想吃就能買到。
而木瓜榕是野生的,始終保持著“神秘感”,只有當地人熟知它的美味。
![]()
在木瓜榕的世界里,沒有秋收冬藏的概念,它立志要做一棵與眾不同的樹。
木瓜榕的花期很長,從8月延續到次年3月,跨越秋冬兩季。木瓜榕的花很害羞,是藏在榕果里面的。
果期在5月至8月左右,這時正是南方多雨的夏季,樹林豐腴,木瓜榕的果實如饅頭似的,一顆擠著一顆,掛滿了樹干。
作為野生水果,木瓜榕別具獨特性與稀缺性。未成熟的木瓜榕是青皮的,憨頭憨腦的樣子,成熟之后,呈現出誘人的紫色。
摘下一只,掰開,立刻露出豐富粘稠的果膠。吃上一口果凍般的果膠,香甜軟糯,像蜜一樣清甜。
![]()
我只吃過一次就忘不掉那口感與味道,舌尖被寵得軟軟甜甜的。
注意,并非所有的木瓜榕果實都能吃。
雌株的花得到授粉后,會膨大長成豐美的果實,飽滿多汁。而雄株的花序托更像是“花粉倉庫”,打開里邊是干干的,不能吃。
但這只是常規吃法,還有不一般的吃法。當木瓜榕還是青果子的時候,就可以用來做菜了。
采摘嫩果回來,洗凈,切片涼拌,炒肉,蒸餅,燉湯。
同時,木瓜榕尚帶紅色的嫩葉、嫩尖、花序托,也可炒菜做湯,主打一個“全身皆美味”。
不同的做法,激發出木瓜榕不一樣的風味,只在這一種食材上,就可以嘗到雨林風味的清新鮮嫩與酸辣鮮爽。
![]()
不得不說云南人非常善于物盡其用,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木瓜榕的生長習性,決定了它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到的。
木瓜榕可以長到20多米高,偏愛濕潤、溫暖且有散射光的環境。扎根在低山溝谷里的淋濕雨林中,也會悄悄生長在林緣的斑駁光影里、稀疏樹林的間隙中。
因此,僅有云南、廣西、海南、貴州等南方少數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能尋到木瓜榕的蹤跡。
![]()
盡管鮮為人知,但木瓜榕卻是云南熱帶雨林的一張獨特“名片”。
木瓜榕是雌雄異株植物,與一種名為榕小蜂的動物簽訂了“終身契約”,互惠互利。
你知道這是一場怎樣的合作嗎?
當木瓜榕小花成熟時,花序托的頂部會打開一條細小的通道,專為“傳粉使者” 榕小蜂而敞開。
木瓜榕的花序腔又深又窄,小花還都長在內壁上,普通蜜蜂、蝴蝶根本鉆不進去,只有身材小巧的榕小蜂才能找準這個通道,并鉆進花序托內部。
![]()
榕小蜂在里面爬來爬去,尋找花蜜,身上沾滿花粉,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幫助木瓜榕完成了授粉大業。
當然了,木瓜榕不會白白受它恩惠,而是為它提供了“庇護所” 和 “糧倉”。
榕小蜂的雌蜂會把卵產在花序腔的特殊結構里,讓幼蟲孵化后就能吃到充足的營養。
等到幼蟲長大成蟲,雄蜂會先咬破繭,幫雌蜂打開通道,雌蜂帶著花粉飛出,再去尋找下一個成熟的木瓜榕花序。
榕小蜂一生的大多數時光,都是在木瓜榕的隱頭花序里度過的。榕小蜂世界雖然很狹小,但也很甜蜜。
科學家把木瓜榕與榕小蜂的關系,稱為“協同進化”。
換言之,兩者是雙向奔赴,互相成就,誰也離不開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