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伊始,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圍繞育人目標,系統打造了校本特色課程六大核心群,以期實現知識傳授、思維培養與品格塑造的深度融合。
其中《思想之光》校本課程定位為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什么叫“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它意味著永葆“向上”求索的好奇心,掌握“思維思想”的方法論,懷抱“向善”的人文情懷。
![]()
![]()
2025年10月30日,一場關于“科學、生命與成長”的思想盛宴在南校區啟思廳拉開帷幕。初三“1+3”班和高一“1+3”班的6位同學透過兩位當代杰出科學家的生命故事,交出了一份關于青春、夢想與成長的精彩答卷。
![]()
![]()
堅守3個保持,科學精神的建華解讀
![]()
報告會在任志瑜校長的精彩致辭中拉開帷幕。他引用荀子的《勸學》開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強調思想之光是人類歷史長河中閃耀著的名人名家思想光輝,猶如皇冠上的明珠,令人向往也照耀著人前行。同時,任校長還勸勉建華學子們堅守3個保持:
保持好奇的天真。這是一切研究發現的源動力,因為看見而相信,因為相信而發現。
保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只要認定,就要凝神聚魂,要有板凳甘做十年冷的情懷。
保持專注的毅力。在科學的大道上沒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并祝愿科學巨匠的思想光輝能夠照耀建華學子們的前程。
![]()
“追尋思想之光,塑造未來之我”
![]()
“思想之光”課程以 “追尋思想之光,塑造未來之我” 為核心理念,堅信與人類最高智慧結晶的對話,是激發青少年內在潛能、引領其價值觀形成的強大動力。課程負責人曲雯老師說:“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不是讓學生記住冰冷的科學事實,而是親身體驗和再現巔峰‘大家’的思維過程”。所以,學生們需要關注的是:
他們為何提出此問題?(問題意識與好奇心)
他們如何設計與推進研究?(方法論與邏輯思維)
他們如何突破瓶頸與失敗?(堅韌品格與批判性思維)
他們的發現如何改變了世界?(價值關懷與責任感)
創新于“學生主導、大家引領”的實踐模式,將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從“聽眾”轉變為“研究者”、“講述者”與“主持人”,將求知、實踐、內化、表達融為一體。通過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科學巨匠的思想與人生,點燃學生的人生夢想。
![]()
![]()
導師前期指導
本次報告會上,兩組同學分別選擇了兩位風格迥異卻同樣光彩照人的科學家: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之父奧瑪爾·亞吉與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發現Foxp3基因的瑪麗·E·布倫科。
“為什么選擇他們?”孩子們解釋道,“因為他們代表了科學探索的重要品質——持久專注與顛覆創新,這都是我們需要汲取的思維養分。”
01.向上探索向善使命--瑪麗·E·布倫科
![]()
![]()
![]()
![]()
初三“1+3”班的耿好、趙顥博、姚葉同學在周芳菲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了對Foxp3基因的解讀。他們通過探究瑪麗完成這一壯舉的全過程,分享對于“平凡與偉大”的解讀。
面對初一的小聽眾們,耿好同學以兩個有獎問答循循善誘學弟學妹們了解什么是自身免疫疾病?什么是Foxp3基因?他們的關系是怎樣的?緊接著用生動的比喻解釋了這個小小的基因對人類進步的貢獻。
研究自身免疫疾病的學者成千上萬,為什么是瑪麗·E·布倫科發現了這個重要基因并獲獎呢?趙顥博同學以科學偵探的視角帶同學們走進了瑪麗的實驗室,一步步還原了瑪麗艱難的研究過程。
姚葉同學則從這間普通的實驗室中讀懂了“平凡與偉大”,告訴同學們英雄不問出身,偉大從來不是少數人的專屬,平凡的崗位上同樣能孕育震撼人心的力量。小問題里藏著大世界,只要堅持、堅守、堅韌,冷門研究也能綻放出改變世界的力量。她祝愿學弟學妹們都能在瑪麗的故事中汲取經驗,在成長的路上心懷好奇、堅守嚴謹、保持堅韌,用行動詮釋平凡中的偉大,做一個真人、善人、能人、正人——做最好自己的每個人。
![]()
![]()
![]()
![]()
02.向上逐光向善啟智--奧馬爾·亞吉
![]()
![]()
![]()
![]()
高一“1+3”班羅啟夏、王奕宸、顧翊琪三位同學選擇了重建化學世界的奧馬爾·亞吉教授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從亞吉的人生軌跡入手,探究奧馬爾·亞吉教授為何能夠二十余年如一日的鉆研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王奕宸同學將其人生軌跡分為起點、轉折、攀登和突破,從那一間一半住人、一半住牲畜的房子開始講述,發現奧馬爾改變世界的初心,對化學世界的好奇和熱愛,生動展現了這位科學家向上逐光的歷程。
羅啟夏同學和陳杰老師特意帶來了一組球棍模型,利用生活中的小常識發問“活性炭為什么能夠除甲醛”,引導學弟學妹們理解MOF材料,直觀展示這一革命性材料的多孔結構與廣泛應用前景。
最后一位匯報人顧翊琪同學分享自己的感悟:“努力的意義,不在于你原本是誰,而在于你選擇成為誰。憑借自身的奮斗,我們也可以像他構建分子一樣,成為自己人生的建筑師。”他認為亞吉教授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主動創造并緊緊抓住機會的過程,并用自己參加未來之城比賽最終獲得全國一等獎的過程來激勵在場的建華學子們,機會其實就如同空氣中的水分子,無處不在,面對學校組織的活動一定要把握機遇。而握住機遇后的努力,他說到“真正的努力,是一場成為自己的旅程。”同時分享了如何制定清晰的目標,讓自己充滿信心與干勁。
報告結尾,顧翊琪同學以Avicii《The Nights》中的歌詞“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祝愿建華所有學子:“把握當下,為自己努力,成為自己人生的建筑師,構建屬于自己的人生,捕捉住命運中每一個如水分子的珍貴機遇。向上逐光,向善啟智,讓思想之光照亮我們的成長之路。”
![]()
![]()
![]()
![]()
“因為看見而相信,因為相信而發現。”
![]()
正如任校長所言:“因為看見而相信,因為相信而發現。”同學們在研究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從認知到認同、從認同到創新的完整過程。
副校長唐瑞鶴在總結中首先感謝在任校長提議下建華老師們及時為全校學子搭建這個舞臺,特別肯定了同學們在研究過程中展現出的智慧光芒、共鳴效應和成長感動。她表示“這個過程不僅是在探尋科學家背后的真實成長故事,增長閱歷;更希望同學們積極勇敢地行動,親自經歷和體驗,進而轉化為自己成長的底氣。”這也正是“思想之光”課程設計的初心所在。
![]()
本次報告會不僅展示了學生們的研究成果,更體現了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 “向上向善、思維思想” 教育理念的落地成效。從知識接受到思維培養,從技能訓練到品格塑造,建華學子在探索科學真理的同時,完成了自我成長的美麗蛻變。
報告會最后,為鼓勵更多的建華學子、老師們登上“思想之光”課程的展示舞臺,還頒發了“思想之光·啟明星”和“優秀指導教師”榮譽證書,鼓勵那些在課程中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孩子們,繼續于細微處探尋規律,于質疑中堅守真理,用邏輯驅散迷茫,用探索點亮方向。更感謝那些在背后默默托舉的老師們,他們以深邃的教育智慧點亮同學們的心靈,用鮮活的教學實踐詮釋課程初心,引導孩子們在思想的探索中明辨方向、涵養品格,真正踐行了“為思維而教”。
![]()
![]()
![]()
![]()
思想的火炬已經在建華實驗亦莊學校傳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在這個下午,科學巨匠的思想之光照進了校園,而更多的光點,正在這些年輕的心靈中被點燃。未來,這些光點將匯聚成河,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也照亮這個時代的未來。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