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全國科學教育聯盟北部片區首屆展示交流活動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隆重舉行。作為教育部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攜“美好科學教育”一體化實踐成果精彩亮相,實驗區代表李柯影受邀分享區域建設經驗,7位科學教師現場展示創新課例,全方位展現北疆科學教育新高地的獨特魅力。
![]()
首批實驗區建設亮點:“四個美好”繪就科學教育新圖景
11月1日,康巴什區青少年發展中心的李柯影發表了題為《康巴什區美好科學教育一體化實踐:構建科學教育新高地,筑牢祖國北疆創新基石》的精彩分享。康巴什區以“美好教育”為核心,創新性地構建了“一二三四五”區域科學教育一體化模式,從育人環境、課程質量、科學思維、行動措施這四大維度著手,打造了一個科學教育的生態體系,并成功塑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康巴什經驗”。
美好環境:資源匯聚,構建育人“同心圓”
在科學教育推進過程中,通過協同聯動構建高效機制,成立科學教育聯席委員會,設立科創中心、少年科學院等專門機構,并建立“會商制度+資源統籌+政策激勵”的推進機制;同時推進空間升級,建成“基礎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科創中心”三層實踐空間,實現教學演示實驗100%覆蓋,85%課堂融入探究式實驗,顯著提升學生科學興趣;此外深化校社融合,與華大基因等科研機構合作共建20個科普教育基地,整合88家社會單位作為校外實踐平臺,開發150+跨學科項目課程,惠及3萬余名學生。
美好課程:四維體系,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為全面推進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康巴什區構建了“國家課程+地方特色+校本創新+科普活動”四維課程體系:在國家課程創新層面,通過項目式學習、跨學科探究強化實踐環節,將科學思維培養納入學生核心素養評價體系,推動基礎學科與創新能力深度融合;立足地方特色,圍繞“守護北疆家園,科技強國筑夢”主題開發課程,涵蓋生態保護、能源利用、人工智能等五大領域,形成具有地域辨識度的一體化課程群;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推行“一校一特色”模式,如康一小的“紅領巾治沙”生態課程、實驗小學的“人工智能”科創課程等,讓學校成為特色課程孵化的主陣地;同時推動科普活動常態化,全年舉辦科學節、“好問題”征集等品牌賽事,搭建多元化成果展示平臺,激發學生科學興趣與創新潛能,形成“國家課程筑基、地方課程鑄魂、校本課程賦能、科普活動拓維”的科學教育生態。
美好思維:跨學科探究,培養未來創新力
針對實際問題,我們深入整合社會資源、學科知識與實踐活動,提出了“真實場景、真實項目、真實問題、真實探究、真實成果”的項目式課程理念,并逐步構建了“23456”的校內外融合的項目化課程實施模型。以《節水探秘》課程為例,學生通過訪問水務局、污水處理廠,設計智能節水裝置、優化管道方案,體驗了“科學家+工程師”式的實踐。迄今為止,康巴什區中小學共計開展了60余個研學與實踐項目式課程、220余個子項目。這類課程不僅將學科知識與真實世界相連接,更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意義性和生命力,促進了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
美好行動:機制保障,筑牢教育根基
為全面保障科學教育高質量實施,康巴什區從師資、評價、協同三方面構建支撐體系:師資強基方面,708名專職科學教師中96%具備理工科專業背景,實現科學副校長全覆蓋,聘請211名科技導師,并依托7個名師工作室深化教研創新,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評價改革層面,建立科學核心素養評價體系,通過強化實驗操作檔案記錄與常態化抽測,多維度衡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與實踐水平;區域協同上,與20個地區共建科學教育共同體,促進跨區域教師互訪交流與優質資源共享,形成“師資專業引領、評價科學導向、區域協同共進”的立體化保障格局。
優秀課例展示:康巴什教師玩轉“創新實驗”
11月2日,在分會場展示中,康巴什區教師團隊帶來7節跨學段、多學科的創新課例,以“小實驗”撬動“大思維”,展現科學教育的生動實踐:康巴什區第二中學王長泓的初中物理課《油量表的迭代式探究》通過多次實驗優化裝置設計,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未來學校康玉的初中化學課《二氧化碳制取與性質一體化創新實驗》整合實驗裝置,實現“一套裝置多現象探究”,提升操作效率與探究深度;實驗中學王建龍的初中生物課《光合作用》以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理解生理過程,強化科學觀察與分析能力;第三小學候福珍老師的小學科學課《哪個流動得快》創設了真實問題情境。學生們巧用數字化傳感器與液體流速管,精準探究多種液體的流速,在趣味實踐中深刻理解了黏度與流速的關系;第一中學東校區張秀龍的高中物理課《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達式》結合實驗推導物理公式,突出科學探究的邏輯性與嚴謹性;第一中學東校區馮盼盼的高中課程《常見有毒氣體制備與性質探究實驗》聚焦生活應用,利用“一次性餐盒+注射器+井穴板”組合的微型密封裝置實現有毒氣體制備、多性質同步驗證及尾氣零逸散,讓學生安全自主完成實驗探究,從而培養科學素養與安全意識;第一中學東校區王曉穎的高中生物課《探究“糖的代價”—酵母菌對不同碳源的利用效應》聯系生活熱點,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分析微生物代謝規律,提升科研思維與數據分析能力。各課例緊扣“實驗教學新探索”主題,展現了康巴什區科學教育在跨學段、多學科中的創新實踐與育人成效。
![]()
![]()
![]()
![]()
![]()
![]()
![]()
教育初心不改:筑牢北疆創新基石
“科學教育是讓每個孩子觸摸未來的鑰匙。”作為祖國北疆的科學教育先行者,康巴什區將持續深化“四個美好”實踐,與全國教育同仁共建科學教育命運共同體,為創新人才培養貢獻“康巴什方案”!
來源: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